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福建:“産”“管”兩手都過硬

2016年10月27日 09:07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本報記者王芳蔡茂楷

  “一手抓源頭防控,一手抓執法監管,堅持‘産出來’和‘管出來’兩手硬。”談起農産品品質安全,福建省農業廳廳長黃華康思路清晰,“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任重而道遠。”

  以4個國家級、26個省級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縣創建為契機,福建著力創新,強化農産品生産源頭管理,加大農業投入品市場監管,力促齊抓共管,全省農産品品質安全形勢總體向好,穩中有升。今年上半年,在省級抽檢中,全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畜禽産品監督抽檢總體合格率達99.14%。

  抓住源頭讓生産者樹立綠色生産新理念

  “生産基地的選址是農業生産的第一環節,是源頭的源頭。”為了找到理想的耕地,福清市綠豐農業公司董事長林必玲以800元每畝的高價,流轉了2000畝優質的耕地。他認為,品質關乎公司的存亡,不受污染的耕地,雖然多花了錢,最終能在市場獲得應有回報。

  為幫助像林必玲這樣的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牢固樹立綠色生産理念,福建農業管理部門編印發放標準化生産“明白紙”“口袋書”“手冊”等技術指導資料,普及農業標準化知識,積極推行統防統治、綠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養殖和高效低毒農獸藥使用。

  “一年至少300天以上都有霧氣繚繞,像仙境一般。”10月11日,微微細雨中,雲富茶業總經理阮礽探在尤溪紫陽水庫的小山坡上,自豪地介紹他的300畝生態茶園。有機肥一噸800元,施肥人工支出卻高達1000元,是施普通化肥的3倍。他説,品質是公司的生命線,增加投入,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産出高質安全的生態茶。

  農業生産者有意願,政府部門加強政策引導和財政投入。在各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縣,農業部門加強技術指導、培訓,提高生産者的標準化應用水準。圍繞重點特色産業,創建各類作物標準園和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通過典型示範、輻射帶動,加快農業標準化推廣。

  在福鼎市,以“標準上墻、技術落地、記錄入檔、品質追溯”為總體要求,建立了18個標準化生産基地。自去年以來,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等20項以上,推廣測土配方施肥32萬畝。

  強化監管凈化農業安全生産新環境

  “每個月都有各種級別、各種類型的品質抽查。”作為一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雖然綠豐公司內部已經建立嚴格的自檢規範,但對來自各級政府部門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格的抽查和監管,卻抱著高度歡迎和開放的態度:“外部監管有助於提高企業的品質意識和品質管理水準。”

  既注重農産品品質監管,更強化對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的管理。省農業廳要求各地落實農業投入品生産經營誠信檔案及購銷臺賬規定,健全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制度。尤溪縣建成“農資放心店”20家,將21家獸藥企業納入農資平臺監管範疇,覆蓋了全部鄉鎮,有效凈化了全縣農資市場。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