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小西瓜,吃起來又甜又沙!”昨天(19日),市民孫先生前往昌平區小湯山特菜大觀園採摘,對溫室裏的瓜讚不絕口。眼下,無土栽培的小西瓜開始陸續成熟,採摘正當時。
走進溫室,只見一個個橢圓形的小西瓜掩映在翠綠的瓜秧中,頑皮可愛。“現在其他地方的瓜秧都已經變黃,但這裡的瓜秧仍舊粗壯翠綠,每個瓜都有2斤半左右重。”技術人員劉建偉對今年新嘗試的無土栽培技術十分推崇。
據市農業局農技推廣站瓜類科農藝師馬超介紹,無土栽培技術已在草莓、番茄等作物種植中有了較成功的經驗。設施栽培西瓜容易發生枯萎病、根結線蟲病,導致西瓜品質和産量受影響。無土栽培對於土壤特性沒有特殊要求,排除了西瓜不能連作的障礙,還具有節肥節水、省工、高産等特點。
今年,該站還在大興區龐各莊鎮的東義堂和東梨園村開展了小型西瓜混合基質無土栽培技術示範。與以往不同,這次採用了簡易栽培土槽形式,首先在棚裏挖出一條溝,做成簡易栽培槽。栽培時,槽內先鋪設一層塑膠薄膜隔離土壤,薄膜上層鋪設一層加厚防蟲網,基質置於防蟲網上,放入有機基質、有機肥和生物菌劑等。種植結果表明,示範棚每畝用水量為95.7立方米,畝産量2630公斤,較常規生産節水15%以上,畝産提高18.3%,效益提高15.1%。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