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湖北武漢:淡水魚逆勢漲價兩成多 今冬腌臘魚價格略高

2016年11月29日 16:47 來源:楚天都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時下正是淡水魚的年末出水期,但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多數家常魚品在這個時節逆勢漲價,其中喜頭魚(鯽魚)重回12元/斤高位,用於腌制臘魚的草魚、青魚等也都紛紛漲價,最高半月漲了兩成多。

  昨天上午,在漢口寶豐路一家生鮮市場,鄒女士買了一條大花鰱,準備做清湯火鍋。她説,“稱過後發現,這條跟兩周前買的差不多大的魚,竟貴出了2塊多錢。”

  “上星期漲的價。”魚販劉師傅稱,一週前寒潮降溫抬高了魚價。他説按規律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是淡水魚集中出水期,價格應是穩中趨降,但今年所有魚都漲價,曾跌回10元/斤的喜頭魚,又漲回到12元/斤。

  記者隨後走訪另三家生鮮市場,證實劉師傅所言。商販表示,除白鰱、草魚價算穩中略漲,鳊魚、喜頭魚較本月中旬都漲了近兩成,花鰱最高漲了2元,漲幅達到26%。

  家魚集中供應,價格為何逆漲?武漢現代農業教育中心專家彭火炬分析,前期家魚出水時正遇罕見寒潮,下水捕魚成本較高,市場供應比往年少。也是天冷,市民對吃魚頭火鍋、魚丸需求提前,消費量大提升了魚價。

  此外,今夏洪災致魚塘養殖損失,出水魚量有下降。黃陂姚集淳河村水産養殖大戶劉承華説,年初承包150畝魚塘被淹,最近幹了塘才發現能夠上市的魚非常少。

  除了意外受災,去年因養魚收入不佳的東西湖走馬嶺水産大隊養殖戶付四鹹説,身邊好多農戶為求穩,今年將養殖面積縮小了一半。種種跡向顯示,今冬江城的魚價不菲,而隨著冬至的到來,市民腌制臘魚可能要比去年多花些錢。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