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氣溫降菜價漲 內蒙古呼市本地菜基本退出菜市場

2016年11月24日 16:05 來源:內蒙古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隨著呼市氣溫逐漸降低,呼市本地菜基本退出菜市場。從山東、銀川等地運來的外地菜則上市,可隨著運輸成本的增加,呼市的菜價也是水漲船高。

  

  氣溫降菜價漲 本地菜基本退出菜市場.

  11月初 最後一批本地菜

  蔥、馬鈴薯、腌菜成了每年冬季呼市的最後一批本地菜,不少人仍然有冬儲的習慣。於是,各地的菜農眼看寒冷將至的時候,將最後一批本地菜運往街頭、菜市場。

  近日,烏蘭察布市大範圍降雪,菜農張巧娟和丈夫拉的一車蔥無法按時抵達呼市。幾天之後,市民張春旺在光明大街上買了兩捆大蔥,張春旺感覺蔥的價格明顯比前段時間貴了,儘管一再砍價,他每公斤還是花了2.4元。張巧娟説,運輸成本的增加,無法以原本定好的價格出售,不得不提價。

  隨著冬季來臨,氣溫逐漸下降,呼市周邊的菜農紛紛來到市區,各大菜市場門口,或是早市的路邊,總能看到菜農們擺攤賣菜,賣的大多是大蔥、馬鈴薯和一些腌菜之類的原材料,價格要遠低於菜鋪。

  9月開始 蔬菜價格持續上漲

  一份來自自治區商務廳的消息稱,菜價是從今年9月份開始上漲的。

  據商務廳的統計數據顯示,進入9月份,天氣轉涼,地産蔬菜供應品種和數量明顯減少,全區蔬菜價格漲幅明顯。9月份蔬菜零售均價5.7元/公斤,環比上漲11.55%。

  其中,葉菜類和茄果類蔬菜上漲幅度最大,漲幅都在20%以上;西葫蘆、大蔥、蒜頭、豆角等蔬菜價格小幅上漲;冬瓜、山藥、胡蘿蔔、馬鈴薯價格出現下降。

  受氣候影響,全區地産蔬菜大量減少,蔬菜供應以外地調入為主,蔬菜運輸、存儲成本增加,商務部門預測,蔬菜價格將延續上漲態勢。

  記者近日走訪美通、東瓦窯等多家蔬菜批發市場發現,其實相比于10月份,11月份常見蔬菜價格也有了上漲的趨勢。東瓦窯菜市場一位蔬菜經營商告訴記者,現在的大白菜價格相比上個月月末每公斤上漲了0.4元,油菜每公斤上漲了0.8元,小白菜每公斤則上漲了1元。據其介紹,現在在批發市場買菜的大多是買一些易儲存的菜。

  “現在買冬儲菜的大多數是老年人,年輕人都是現吃現買。”另一位蔬菜經營商表示,儘管購買冬儲菜的多數是老年人,但銷售量還可以。

  首府將大力發展“菜籃子”工程

  採訪過程中,多家蔬菜市場的負責人稱,菜價的上漲主要和運輸成本有關係,如若遇上雨雪天氣,菜價上漲會更明顯。

  美通首府無公害物流中心蔬菜部的邊經理介紹,目前呼市的蔬菜主要從山東、銀川等地運來。運來的菜大部分是老百姓常吃的菜,包括大白菜、胡蘿蔔等。

  “每年到了這個季節,菜價都會上漲,大部分蔬菜要從外地運來,加上運輸成本,肯定會漲價。”邊經理説。

  來自呼市農牧業局的一份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呼和浩特市擁有千畝以上連片設施蔬菜基地48個,百畝以上連片基地52個;建成標準化集中育苗中心18個。經過“十二五”期間新一輪建設,呼和浩特市設施蔬菜基地面積和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全市有各類蔬菜基地79個,設施蔬菜生産溫室達19071個,近半數已經具備生産條件。據了解,之後呼市將大力發展“菜籃子”工程,破解冬季市民吃不上本地菜的難題。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