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而健康的飲食缺少不了蔬菜,我市即將迎來今冬第一場雪,市民“菜籃子”會加重嗎?昨日,記者兵分兩路走訪了市區農貿市場、批發市場、蔬菜種植基地,目前我市菜價相比上月出現了小幅下調,不過仍處高位。未來雨雪天氣,揚州菜價還會出現上調。面對這樣的菜價,大家如何才能買到便宜菜?本報為您精心繪製了一幅“便宜購菜地圖”,對照它買菜,能省下一筆不小的開支哦!
來看看,今冬菜價走勢如何?
價格預警
本月小幅下調,遇雨雪天或將再漲
入冬後,受北方降雪影響,我市外來蔬菜價格出現上漲,地産蔬菜價格呈現小幅下調態勢,菜價整體小幅下調。
據市價格監測中心11月21日監測數據顯示,市區9大農貿市場監測的30個蔬菜品種為“9漲17降4平”,農貿市場平均蔬菜零售價(每500克下同)從3.88元下調至3.74元,(與11月10日比)降幅3.61%。
據了解,10月份受陰雨天的影響,我市蔬菜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進入11月後,天氣轉好,第三批地産蔬菜開始銜接上市,菜價出現小幅下調。主要是地産蔬菜出現大幅下調,如青菜、藥芹、茼蒿、茨菇、菠菜零售均價分別為3.17元、4.28元、4.33元、3.28元、4.94元,分別下調25.93%、8.35%、30.39%、6.29%、18.48%。
市價格監測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分析,冬季氣溫下降,雨雪天氣增加,將會對地産葉菜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加上外地蔬菜調進困難,進貨成本加大,預計後期我市菜價將進入上升通道。
記者調查
1
價格
走勢
持續雨水
大棚菜推遲兩個月上市
我市即將迎來今冬第一場雪,目前菜價處於何種境況?記者昨走訪農貿市場及批發市場注意到,受上月持續陰雨的影響,雖然本月菜價有所下跌,但是總體仍處於高位態勢。
記者在四季園農貿市場看到,“1元菜”幾乎已經難覓蹤影,菜價基本維持在3-4元/斤之間。“這個月菜價雖然降了一點,但是雨雪天氣一來,價格又會漲上去,菜價本來就是一天一個價。”該菜場一菜販告訴記者,雖然菜價居高不下,但是並沒有影響市民買菜的熱情,葷素搭配已經成了如今家庭餐桌消費的主流。
隨後,記者驅車趕到了沙頭蔬菜種植基地,正在大棚裏照料大青菜的菜農呂先生介紹,本地菜減産是菜價上漲的主因。“大棚菜今年八九月份就種下去了,一般80天后就能集中上市,也能緩解高昂的菜價,不過受到持續陰雨天的影響,大棚菜生長變得緩慢,上市時間全面延遲。”
記者從呂先生口中得知,原先大棚菜可以在本月底到下月初集中上市,不過如今即將推遲到明年2月份才能大量上市,也就是説,菜價下調時間也延遲到了明年2月份。“目前只能依賴小型葉菜供應來緩解市場需求,隨著雨雪天氣就要來了,外地菜運輸、人工成本都會增加,春節前菜價估計都不會再降了。”
2
菜場新貴
“蒜你狠”直逼肉價
全線“破10”
經常買菜的人都知道,最近菜市場多了一位新“貴”,就是家裏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大蒜。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農貿市場,發現目前大蒜的批發價每斤已經達到了7元左右,零售價超過了10元一斤,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
10塊錢一斤的大蒜是什麼概念?記者走訪多家菜市場購買大蒜後總結,這個價格就相當於中等個頭的大蒜一塊錢一個。值得一提的是,四季園、新城花園等菜市場,不少攤位的大蒜已經賣到了13塊錢一斤,甚至有的攤位乾脆不賣大蒜。四季園菜場張師傅告訴記者,大蒜價位高,以前賣菜時會給顧客搭送大蒜,現在送不起了,乾脆也就不進大蒜了。
農貿市場的大蒜價格全線超“10元”,而這段時間豬肉前胛肉零售均價為14元,大蒜價格已經逼近豬肉價格,創下歷史新高。記者了解到,大蒜價格持續走高主要受市場供應不足,惡劣天氣的影響。物價部門監測顯示,本輪大蒜價格瘋漲不能排除少數中間商資金炒作的因素。目前國家發改委也已部署了山東、河南、江蘇三省大蒜主産區開展大蒜價格的巡查,如果發現串通、哄抬等價格違法行為,將迅速予以查處。
來聽聽,她們的買菜心得——
A
最划算
石塔菜場買兩斤青菜
可以省10元錢
昨天早晨七點,家住新港名興花園的張家老夫妻便拉著時興的買菜專用小拖車,有説有笑地往小區門口走去。“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才受窮。”這是老兩口一生精打細算過日子的心得,買菜更是精打細算的一大重要“學問”。
“每天都買菜,且都是去石塔菜場買。雖然從東區搬到西區來住已經三四年了,但還是習慣去石塔菜場。”張家奶奶告訴記者,石塔菜場內的菜品種多而且便宜,她和老伴都已經過了70歲,從家門口坐公交又不要錢,十分方便。
張家奶奶説,子女們晚上都要回家吃晚飯,這樣一來,每天的買菜錢便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比如説青菜,家門口的菜場已經賣到七八塊錢一斤,而石塔部分攤位只要兩塊五一斤。買兩斤青菜可以省下十塊錢,用來買斤魚,多划算啊。生活就是需要這麼精打細算,正好我們都退休了,每天買菜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B
最省錢
批發市場“囤”菜,比菜場便宜不少
家住景苑的某食品廠退休女職工劉阿姨告訴記者,她家有個剛滿兩歲的孫子,目前與兒子兒媳住在一起,一家五口“吃”的問題就交給她了。“每天一睜眼就要忙家裏人的飯菜,孫子還小,兒子兒媳工作辛苦,魚蝦肉都要跟上,新鮮蔬菜更是不能少。”
劉阿姨告訴記者,家人都是普通“上班族”,買菜這事兒,她給自己控制了預算,每天“菜金”不能超過80元,“最近菜價稍微有點貴,我肯定不能在家門口買菜了。早上兒子兒媳上班後,可以叫爺爺帶一下孩子,我就去批發市場買蔬菜,天冷了菜都能放很久,關鍵那邊價格特別便宜。”
“比如説花菜,價格是菜場一半,只有2.8元一斤;包菜,菜場賣2.5元,這邊只有1.5元。”劉阿姨笑説,接下來天氣要冷了,她要多“囤”點孫子愛吃的馬鈴薯、胡蘿蔔、白菜。
C
最精明
儘量晚點去買菜,買隔天菜更便宜
因為拆遷,王女士去年從城中村搬出來,現在一家小區的物業公司上班,負責小區內的衛生打掃工作,每個月有近800元的收入。王女士的丈夫收入不穩定,經常是去一些工地打零工。
“現在菜太貴了,是個菜都得兩三塊一斤。”王女士告訴記者,為了買到便宜的菜,她每天都要圍著菜市場轉一大圈,和菜販們討價還價。“我現在經常琢磨怎麼買便宜菜,一是儘量晚點去菜市場,這樣的話,菜的價格就會便宜一些,還有我喜歡找老熟人,老熟人會照顧一下,再一個是買隔天的菜,隔天的菜雖然不夠新鮮,但是很便宜。”王女士説。
這份“便宜購菜地圖”請收好
藥芹售價竟比批發價還要低
如果沒有時間去聯誼蔬菜批發市場買菜,那麼市區石塔農貿市場則是你買菜的最佳選擇。記者走訪注意到,石塔農貿市場大部分蔬菜價格要比其他農貿市場便宜,甚至有些蔬菜的價格比聯誼蔬菜批發市場還要低不少。
比如藥芹,其他農貿市場售價在4.5元/斤左右,而石塔農貿市場僅賣2.5元,一斤便宜了2元。再與聯誼蔬菜批發市場相比,藥芹批發價為2.8元/斤,石塔農貿市場竟然比批發價格還要低0.3元。另外,茄子售價2.5元/斤,也比批發價低了0.1元。
青椒售價2.5元/斤,僅比批發價高出0.3元;馬鈴薯1.5元/斤,僅高出批發價0.2元;菠菜3.5元/斤,僅高出批發價0.2元。
為何石塔農貿市場成為市民口口相傳的便宜菜場?石塔菜場一名菜販薛先生介紹,首先石塔菜場出售蔬菜的攤點多,競爭激烈,自然形成了薄利多銷的銷售形式;其次,石塔菜場以量取勝,剩菜寧可虧本賣出也不會“爛”在手中。
量大價低
冬季批菜也能“擺得住”
眾所週知,揚城市區在售的蔬菜基本出自聯誼蔬菜批發市場,菜販大量批發後加價出售,這也就意味著,批發市場的菜價必然比農貿市場低不少,如果您平時時間充裕,完全可以驅車前去這家批發市場選購自己需要的菜品。
昨天上午,記者驅車來到聯誼蔬菜批發市場,不寬的道路兩側停滿了前來批菜的車輛,市場內部更是人頭攢動,大包小包裝菜、三輪車滿負荷運菜、一輛接著一輛卡車卸菜。“聽説明後天要下雪了,菜價估計會漲。”市民呂阿姨拖著小三輪車正往回運菜,車內裝著家裏人平時愛吃的青菜、茼蒿、大白菜等。“現在天冷了,多買些回家也能擺得住。”
記者詢問得知,雖然目前的蔬菜批發價相比之前出現了大幅上漲,但是去聯誼蔬菜批發市場買菜,比家附近的農貿市場便宜不少。以青菜為例,批發價為1.5元/斤,而農貿市場一般售價維持在3-4元/斤;批發市場最便宜的蔬菜是冬瓜,批發價0.6元/斤,比市場便宜0.9元/斤左右。
家附近的平價商店
菜價均低於
市場15%
如果你還嫌石塔農貿市場遠,那麼還有一個能買到便宜菜的選擇,那便是家附近的平價商店。記者調查發現,平價商店每天向市民供應不少於15個品種的蔬菜,雖然可選空間沒有菜市場及批發市場大,但是價格方面絕對能淘到便宜菜,按照規定,平價商店的蔬菜價格要低於市場均價15%。
以昨日菜價為例,揚州市區青菜均價在3.17元/斤左右,而平價商店售價僅有2.47元/斤,優惠力度遠高於15%,買上一斤青菜即能省下7毛錢。
廣陵的茼蒿比邗江低1元
如果你懶得定點跑一個菜場買菜,本報記者將市區按區域劃分為東區(廣陵區)、西區(邗江區),記者調查注意到,廣陵區的菜價普遍低於邗江區,以蔬菜風向標青菜為例,邗江區售價為4.5元/斤,廣陵區售價僅為2.75元/斤,兩者相差1.75元/斤;以韭菜為例,邗江區售價為5元/斤,廣陵區售價則為3.75元/斤,兩者相差1.25元/斤。另外,記者走訪統計發現,廣陵區在售的蔬菜價格基本低於全市均價,如藥芹全市均價為4.4元/斤,廣陵區售價為4元/斤;冬瓜全市均價為1.7元/斤,廣陵區售價則為1.5元/斤。
部門措施
本月初16家蔬菜基地直營店開進小區
老百姓能在家門口就吃上平價的蔬菜嗎?記者昨從市農委蔬菜處獲悉,11月5日,市區已有16家直營平價菜店開業。據介紹,平價菜店模式此前各地都有推廣,但幾年運作下來,不少已名不符實。揚州市農委蔬菜處處長王波介紹,揚州調整補貼政策,目前初步考慮要求門店持續經營1年以上,才有申請資格。此外,揚州還會在市區主要小區增設平價菜店。
“吳橋現代農業産業園是市區菜籃子基地之一,目前已建成蔬菜直營直銷店(點)23個,其中投入運營16個、待開業3個,正在建設中4個。”據悉,直營直銷點銷售的蔬菜大部分為基地生産的時令蔬菜,為當日採摘、當日配送,不經過浸水處理,相比外地長距離運輸的蔬菜在品質、口感等方面上更優質。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直營模式減少了農貿批發市場環節,減少了流通損耗、降低了流通成本,比農貿市場一般價格低15%左右。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