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三季度,全國蔬菜價格走低,蘭州高原夏菜遭遇降價困局。然而,記者走訪發現,榆中縣北山百合種植基地的百合,因其品質好,脆甜個大,備受廣州、北京、上海等地消費者的垂愛,地頭收購十分搶手,價格也一路逆勢上揚,一筐50斤的精品百合地頭價可賣到1000多元,抵得上半隻生豬價。
百合價格逆襲,日售超150噸
“已經有十多天時間了,一到下午3時多,鄉政府周邊六七公里長的公路兩側停滿了各種車輛,公路儼然成了百合交易市場!”10月21日下午,蘭州晨報記者在榆中縣園子岔鄉百合種植基地採訪看到,鄉村公路到處是百合交易攤點,公路被拉運百合的車輛圍得水泄不通。
三馬子、驢車、架子車源源不斷趕來,一筐筐潔白脆嫩的百合格外誘人。收購百合的商販全都來自七里河區西果園鄉,有些直接與農民對接,有些與經手經紀人議價。種植戶三年的辛勞沒有白費,中間商的利潤也十分可觀。
“像這種精品百合地頭收購價就要20多塊錢,一筐50斤賣1000多元錢,可以抵得上半隻生豬價了。”滕先生的冷庫裏,一筐筐精品百合整齊地碼放著。據了解,蘭州周邊百合地頭收購價均價12元左右,蘭州市場百合零售價在每斤22元,同比下降兩成,但榆中北山百合價格卻不降反升,地頭收購價每斤均價在15元以上,精品百合地頭收購價在20多元錢,今年價格呈逆勢上揚態勢。
“今年百合開挖已十多天了,每天平均外運超過30車,以每車5噸計,日均外售約在150噸。”商販蔣先生向蘭州晨報記者介紹。
百合吸引年輕人返鄉務農
據悉,近年來,榆中北山百合已被北京、廣州以及香港、臺灣等地市場認可和喜愛。蘭州百合的美譽度和影響在日漸擴大。業界研究發現,榆中北山的氣候和土質種出的百合品質優,園子岔鄉已成蘭州百合主要種植基地。
與靖遠縣接壤的園子岔鄉位於榆中縣城北部,全鄉總耕地面積4.9萬畝。全鄉百合留床面積達到3萬多畝,戶均10畝以上。這幾年,百合産業成為促農增收致富的優勢支柱型産業。
“我以前在蘭州等城市打工搞裝修工作,這幾年回家種百合,家裏現有40畝左右百合。今年挖的有10畝,保守估計可以賣到近20萬元。”園子岔鄉上大路村村民滕興軍説。據村民們介紹,有些村民精耕細種,百合産量好,個頭大,每畝毛收入可達3萬多元。
這幾年,園子岔村、小岔村等地百合種植戶,不僅家家有了小轎車,而且大多都在縣城買了樓房。有些種植大戶,一年百合收入就達到100多萬元。很多外出務工者紛紛返鄉種植百合。
包裝宣傳運輸亟須跟上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園子岔鄉百合産業發展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農民只懂種植不懂銷售,資訊不流通,價格還是商販説了算。其次,冷庫少,儲存成難題,目前園子岔鄉百合種植面積達3萬多畝,但僅有冷庫3處,儲藏量為450噸。同時,今年才引進百合幹生産設備1套,其他諸如真空包裝及運輸上仍然存在很大困難,更談不上現代化的市場行銷理念。
在銷售環節上,當地農民都是坐等到府的商販收購,沒有當地大老闆收購和外售,而商販一般都狠壓價格,導致百合有市無價是常有之事。去年以來,雖然百合也漸漸進入電商領域銷售,但尚未形成氣候。因産地路遠山遙,運輸環節受到制約。如要快遞,需開車兩個小時到縣城或蘭州才能做到。在包裝設計和市場行銷方面更是滯後,目前真空包裝幾乎做不到。
相關專家指出,酒好也怕巷子深,榆中北山百合雖然廣受外界歡迎,但離農業産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只是局限在産地,無法進入大市場、大流通,致使生産與銷售脫節,消費引導生産的功能不能實現,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困難。
雖然早就有農超對接的模式,但作為榆中北山,受交通、理念、資金等各因素制約,要實現起來困難重重。而發展精細加工提高附加值更是勢在必行,如發展百合雞、百合粉、百合醋、百合飲料等形成百合産業鏈,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百合變真寶。據悉,榆中縣農業局和商務部門正在醞釀在蘭州市區做直銷店,解決農産品銷售問題。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