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浙江寧海:雨水多、成本高 秋菜價格較往年看漲

2016年10月21日 16:29 來源:寧海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秋高氣爽,菜價理應以“低姿態”示人,不過今年的菜價卻令市民直呼“看不懂”。記者調查發現,引起今年秋季蔬菜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接連陰雨天,本地蔬菜種植情況不理想,市面上供應的蔬菜大多是從外地調運的,造成價格上揚。

  氣候轉涼,蔬菜價格卻看漲

  秋天涼爽的氣候適宜蔬菜生長,菜價理應呈現下跌的態勢。不過今秋菜價不僅未降,還出現上漲的趨勢,令不少市民直呼菜籃子有些沉甸甸。

  昨天,記者首先走訪了我縣幾家大型超市的蔬菜區,正在選購蔬菜的市民連連抱怨:“節後菜價又貴了,買兩三樣就得花幾十塊。”在超市內,一位上了年紀的王女士告訴記者,秋菜價格的表現實在讓人“受傷”,蘿蔔、白菜也要2~2.5元/斤,大部分蔬菜售價都在5元/斤以上。“現在小青菜要6元/斤以上,和夏季伏缺期的價格沒太大區別。還有生菜、菠菜等葉類蔬菜,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漲了不少。”

  記者走訪不少菜市場發現,市民平時購買最多的菜品,售價基本維持在3-6元/斤之間,如花菜、茄子等的價格由3.5元/斤上漲到了5元/斤。一林姓蔬菜攤主驗證了今年蔬菜的高價。他表示,今年秋菜一上市,就覺得比較貴,想批發點便宜的蔬菜,根本就沒有。

  值得一提的是,與蔬菜價格整體上漲不同,肉、蛋産品的價格相當平穩。10月份雞蛋每斤均價為5-6元,豬肉的價格保持在18-20元/斤。水産品價格有大幅下降。天氣轉涼有利於淡水魚生長,並且隨著遠洋漁船帶回豐富的海産,海魚、蝦蟹類價格都有不同水準的下降。

  秋菜價格為何居高不下

  為何今秋蔬菜價格如此反常?價格不但未降,反而大幅上漲呢?

  主要是前一段時間雨水的影響,因為大棚蔬菜的成本比較高,所以往年到了這個季節,菜農都會將青菜、包菜、大蒜等蔬菜放在露天生長,高附加值的蔬菜則放在大棚裏培育。但是入秋以來我縣天氣多雲、陰雨居多,陽光偏少,影響了露天蔬菜的生長。

  躍龍市場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可以説仍處於夏秋季蔬菜供應的轉換期,加上近期氣溫降幅較大,降雨又比較頻繁,影響了本地蔬菜的生長,造成市場上蔬菜供應不穩定。我縣不少葉菜都是從省外調運過來的,綜合以上因素,各大零售市場蔬菜價格就會出現明顯波動。某菜市場一負責人表示,在所有蔬菜品種當中,近期漲價最快的屬葉類菜,市面上花菜、茄子、白菜、包菜等蔬菜八九成以上依賴外調,二成不到的蔬菜産自本地。因而運輸、人工方面也會出現一定的成本,價格自然會上漲。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