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7 09:48:00 來源:科技日報
濟南郊區張爾村口,一筐筐鮮艷的草莓吸引了過往的行人車輛,不時有人駐足購買。這裡是遠近聞名的草莓産地,每逢節假日,都有城裏人拉家帶口來採摘品嘗。多年前,張爾村的農民科學家趙新坤把草莓引種到這裡,並手把手地教會了村民,不僅帶富了鄉親,還給城市創造了一片喘息的空間。正月初四,記者來到張爾村,探訪老朋友趙新坤。
趙新坤是2008年度濟南市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那一年,他因大白菜育種而獲獎。迄今8個年頭過去了,這位“老科技”又有什麼新創造呢?記者一邊四處張望,一邊跟隨老趙鑽進了一片塑膠大棚。
“幾年不見,您把草莓種到了墻上。”這是老朋友的一句打趣的話,卻也是眼前所見的真實描述。與普通的塑膠大棚相同,裏面貫通了暖氣,外面覆蓋著草簾,地面種植著一行行草莓。不同的是,通常裸露的北墻,這裡卻被生長旺盛的草莓所覆蓋,綠葉紅果,鮮脆欲滴。大棚外,寒風肆虐,滴水成冰;大棚內,紅綠相映,春意盎然。這就是趙新坤近年來精心打造的“立體栽培”。
老趙説,草莓在地面種植時,1平方米的面積只能種15株,在“墻”上每平方米可以種20—30株,既節省了土地,又提高了産量和效益。利用大棚後墻和山墻進行立體栽培,能至少增加1/3的種植面積和産量,效益增加1倍。草莓種植戶如果用這項技術,可以從8月到次年6月種四茬,大大增加産量。一些酒店的樓頂可以建成溫室大棚,種上草莓。市民也可以在家中的墻體上種植草莓,既可以提高室內濕度,增加室內綠色,還可以吃到自己親手培育的草莓。(科技日報記者 孫明河)
來自斯坦福大學創業課的16點精華2016-02-17 09:44:00
來雲谷,追夢路途不孤單2016-02-17 09:40:00
重慶市綦江區創新載體推動青年創新創業創優2016-02-17 09:39:00
營造創業服務體系 支援初創企業發展2016-02-17 09:37:00
浙江高校將建創業學院2016-02-17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