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拉薩三小校長邊巴:好政策關鍵在落實

時間:2009-03-24 08:48   來源:西藏日報

  位於團結新村的拉薩三小,漢族班95%以上的學生都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校長邊巴在拉薩三小工作20餘年來,由於長期接收務工家庭孩子,對於出臺的《西藏自治區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他深有感觸。

拉薩三小的學生在多媒體教室上課。張黎黎 攝

  “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是一大進步”

  邊巴校長説,以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就學是採取劃分片區,就近入學原則,但是一些不在此片區的或者戶口不在拉薩的外來務工家庭,就屬於片外生源,要向當地學校交納一定數額的借讀費。九年義務教育時間較長,就給這樣的家庭造成了極大的負擔。

  如今出臺的《通知》裏明確提出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就學問題,不再交納借讀費,享受和本地學生相同的補助和優惠。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教育進步和社會進步。

  “教育亂收費現象將得到規範”

  教育收費體制,一直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陷,是家長反映最多、教育界最頭痛的問題。

  從2007年秋季起自治區就已經開始實施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但是具體做法和管理細則都不是很明確,就導致了收費依然不規範。此次通知實施方案的出臺,將進一步規範教育收費問題。

  邊巴校長指著《通知》告訴記者,文件裏規定各相關學校除按有關部門審批代收校服費以外,不準再收取其他任何費用(含各種借讀費、特長班費等)。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其收費項目和標準應當報地(市)以上價格管理部門審批並公示。此外還要加強教育監督工作,把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義務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和規範辦學行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這樣一來,就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切實避免教育亂收費現象的發生。

  “必須加強教師隊伍管理”

  邊巴校長一方面肯定了《通知》出臺的積極意義,同時,他也提出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後,給教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

  隨著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越來越多涌進學校,給學校基礎設施帶來壓力的同時,也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進城務工人員本身知識水準不高,這是不得不承認和面對的實情,他們把孩子交給學校,就完全信賴學校可以把孩子教好。這時教師的責任就更大了,對教師的管理就更應科學化。

  邊巴校長建議應該嚴格制定教師行為規範和管理辦法。比如節堂規定,不允許老師隨意接聽電話、會客;加強集中坐班制度,這樣學習成績較差學生才能隨時找到老師解決學習問題;年終業務量化考核要落到實處,不能走過場,要從工作態度、教學情況、教學成績、考勤情況等方面認真考核教師,同時還應把家長和學生對老師的評價納入整個考核體系,這樣才能真正激發教師的教學責任感和積極性。

  相關連結

  “我們外來人員非常高興”

  “免除學雜費?知道知道,這是國家的好政策啊!”在氣象局菜市場攤位賣菜的羅大姐熱情地回答了記者的問題。她説自己的孩子在納金小學上一年級,入學方便,沒有學費,而且現在連學雜費也免了,這讓他們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心裏感到極為踏實。

  羅大姐一家從四川瀘州來西藏打工已經9年了,她和丈夫在氣象局菜市場租了個攤位,每天把自己在郊區種的菜運到市場賣,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女兒李國慶能讀更多的書;如今取消了進城務工子女的借讀費,務工人員子女也能平等地享受各種優惠政策了。

  像羅大姐這樣一家在西藏打工的家庭還不少,他們的工作遍佈各行各業,電焊工、超市營業員、菜農、司機、清潔員,還有的自己開了飯館、服裝店等。當記者向他們詢問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的感受時,他們都覺得很欣慰,因為這不僅解決了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入學問題,讓孩子們和這個城市其他學生一樣享受義務教育,而且家長也能把更多的錢投入到孩子生活、學習各方面,為孩子營造更佳的學習環境,這樣一來就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務工家庭的負擔和壓力,讓家長能更安心、踏實地工作。

  “我也是城裏娃了”

  劉瑜7年前跟隨打工的父母到了西藏,從幼兒園開始就在拉薩上學,現在已經是拉薩三小四年級的學生了。這個靦腆的小姑娘告訴記者,他們家在重慶農村,剛到拉薩上學時,她還不能和當地小孩一樣直接入學,不僅要參加考試,而且還要交納一筆不菲的借讀費,對他們這個打工的家庭來説是很大的負擔。

  如今不用交學雜費、借讀費後,她驕傲地仰著頭説:“我也是城裏娃了。”在她稚嫩的心裏,成為一個城市孩子,除了可以和別的孩子一樣上學外,還可以為父母減輕很多負擔。

  這個懂事的孩子説:“我們家並不富裕,吃的、穿的都不太好,但是免除學雜費後我們可以比現在要過得好點,省下的錢,還可以在過年的時候和爸爸媽媽回重慶老家,與那裏的親人團聚。” 她説自己很適應這邊的學習,一定會認真努力,以後考上大學,掙很多錢的時候,可以把父母接出去讓他們享福。

  孩子用質樸的話語,向我們描述了美好的未來,從這些話語裏,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是對這個好政策的感激。(張黎黎)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