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則新聞廣為流傳:一位資深教授從東北調到北京某高校,覺得當教授沒出路,先是參加該校後勤處處長的競聘,落選。又參加該校保衛處副處長的競聘,還是落選,最後,按該校其他老師的説法:“只好很失落地繼續做教授。”
今年兩會上,類似“教授競聘處長”的故事再次成為一些代表委員議論的話題。
“不是説科學家不能當官,但如果過度追逐權力,這種人根本就不能叫科學家。”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包為民如是説。
種種現象,讓包為民覺得很可悲。“很多優秀人才、高學歷人才,不願意在一線扎紮實實做科研工作,而是選擇去機關,這是件很糟糕的事。”他説。
“過去科研人員都不肯當官,更願意做一些具體的業務工作,這些年卻顛倒過來了。還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全國政協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表示。
“官本位”不難理解,自古中國就有“學而優則仕”之説,這不過是傳統觀念的延續。“相比搞科研,‘當官’不僅可成為科研管理的操縱者,還可以帶來各種現實的‘好處’。這讓一些科研人員做出‘從政’的選擇。”包為民認為,現有科研管理體制機制的導向存在偏差。
在2010年6月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多名院士和專家談到科研管理中“行政權力一支獨大,學術權力日漸式微”的問題時認為,現在各級行政管理人員對科研立項,有實質性決定權,專家評審機制則越來越流於形式。
“資源配置到底誰説了算?不是科研人員,而是管理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事科學院院長吳江表示,目前科技資源配置的行政化過度,一些科研單位事業單位行政色彩太濃。“現在一個課題下達,不挂銜的很難拿到。這導致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認為不當官做不了科研,反過來説,當了官不但掌握了科技資源,而且可以讓別人給自己做科研。”他説,“這種誤導下,很多年輕人不是潛心做研究,而是‘用心做鑽營’。”
包為民説,還有一些科研工作者本來不想“當官”,但要想有所作為,不得不遵循“規則”,兼幾個頭銜。“頭上不戴幾頂‘帽子’,很難調動資源,甚至寸步難行。這就是當前科技管理中的一些問題,以權為核心。”
吳江例舉了全國科協做的一項調查,37%的參與者選擇“做官對爭取項目、解決職稱均有利”,同樣還有37%的人表示“有機會可以走仕途”。
“客觀來説,確實需要一些專家走上領導崗位,進入決策層。改革開放以來,很多專家走上省部級領導崗位,對科技發展起了很大作用。”吳江説,“但前提是,他們要具備管理才能,能承擔更大的責任,而且與在科研崗位上相比,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錢學森秘書曾經回憶説,1984年,中國科協多次召開主席會議、常委會等,談到換屆問題,大家一致推薦錢學森為下屆主席候選人。但“錢老本人堅決不同意。他甚至在會上和別人爭得面紅耳赤,決不退讓。”錢學森“常説自己只是一名科技人員,不是一塊‘當官’的料。如果不是工作需要,他不會同意擔任力學所所長,也不會同意擔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七機部副部長和國防科委副主任等一系列職務。這些職務都是後來在他主動而堅決要求下辭去的。即便當上全國政協副主席能享受‘四副兩高’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待遇,他也毫不在意。”
談及此事,吳江表示,對於有重大成就、獲得國家獎勵,或是正在做國家重大項目的科研領軍人物,一定要嚴格把關,以防“浪費”。“這樣的科學家,我認為不宜提拔到行政崗位上,可以在現有崗位上給他相應的待遇。”他説,一些真正有成就的科學家往往更願意潛心搞科研,應尊重他們的選擇,不要讓他們“被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