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共産黨員的崇高選擇——沈浩印象記

時間:2010-01-04 16:14   來源:北京TRS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一個共産黨員的崇高選擇

  冬日的江淮平原,蒼茫寥廓。此刻,沈浩靜靜眠息于他親手設計的小崗村公墓中,而他留給人們的思念綿綿不絕。

  沈浩是選派幹部的傑出代表。為加強組織、發展經濟、富裕農民、維護穩定、鍛鍊幹部,促進農村全面進步,按照省委的要求部署,自2001年以來,我省1.2萬名選派幹部奔赴基層,接受鍛鍊,為改變落後村莊面貌殫精竭慮。在第三批選派幹部任職的近3000個村莊中,有85%的村整體工作進入所在縣、鄉先進行列。

  在沈浩的背後,我們看到一個更龐大的群體,那就是優秀基層共産黨員的群體。他們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與群眾同甘共苦,平常時候看得出,關鍵時候站得起,充分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

  在公與私之間,他選擇公而忘私

  時至今日,小崗村的條件和城裏還相差許多。拋棄省城優越的條件,在這樣的環境裏堅守6年不容易;撲下身子忘我工作,把全身心獻給小崗更不容易。

  按照風俗,11月12日是沈浩的“頭七日”。前來小崗祭奠丈夫沈浩的妻子王曉勤,向記者透露了一個小秘密:沈浩的滿頭烏發是染過的!“很多人都以為他一頭黑髮,6年前,他的確是這樣,可無休止的操勞已把他的滿頭黑髮變白了一大半!他總是悄悄地把頭髮染黑,説這樣能顯得更精神些,也便於與那些企業家們洽談項目,為小崗引進更多的大企業、好項目。”王曉勤説。

  畢業于銅陵財經學院,在省財政廳工作,沈浩本來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安定生活,可2004年,他毅然報名選派幹部,把事業的舞臺搬到了農村。

  2006年,當小崗村民以摁紅手印的方式,極力挽留沈浩時,沈浩選擇繼續留在農村。當時妻子非常希望他能回合肥,不解地問:“你幫村民們都蓋好了新房子,還不可以回來嗎?”沈浩説:“他們屋裏的家當加在一起還賣不到五千元錢。房子只是殼,我不光要把殼做好,還要把殼填滿。”

  今年國慶長假,在女兒的強烈要求下,沈浩帶著女兒去徐州轉了一圈,在草地上,父親翻跟鬥逗女兒玩。可6年裏,像這樣溫情的時光太少太少。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沈浩藏起對家庭的無限眷戀,把全部的心血獻給了小崗。

  在高與低之間,他選擇撲下身子

  “在群眾面前,他把姿態放得很低,從來沒有過趾高氣揚。可他越是這樣謙卑,越能顯出他靈魂的高貴。”沈浩生前的同事張秀華説。

  能與群眾完全打成一片,這是許多基層幹部深深佩服沈浩的地方。省城來的幹部,沒有一點點官樣,他比小崗人還像小崗人。

  村民杜永蘭回憶説,沈浩到村民家裏,板凳上有灰,他也毫不在意地坐下去,桌上的剩茶,他也能端起來一口喝掉。跟老的小的都親親熱熱,沒有一點隔閡。

  大包乾帶頭人關友江見沈浩居住及生活條件簡陋得看不過去,就喊沈浩去他家裏食宿,卻被沈浩婉言謝絕,説自己一個人怎麼都好湊和,只要晚上有地兒睡就行了。“有一次我看他花100塊錢給自己買的外套,後襟都撅著,就怪他,一個省城幹部怎能穿這麼寒酸的衣服,他只哈哈一笑。”關友江説。

  大學生村官汪靜靜跟在沈浩後面學習,沈浩告誡她,做農村工作,不能靠筆來寫,要靠腳去跑。一定要深入農家了解真實的情況,只要真心對待群眾,群眾就會和你交心。

  房東馬家獻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有村民來找沈浩,遇到生活很困難的,沈浩一次次自掏腰包接濟他們,對每個人都誠心誠意。

  深情換來厚誼,沈浩把群眾當成自家人,群眾把沈浩當成貼心人。村民兩次集體摁紅手印要留下好書記,是他們心意的真實流露。

  2008年9月30日那個難忘的時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親臨小崗視察,對小崗村的發展變化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對小崗的未來提出了殷切期望。當得知沈浩是在圓滿完成三年選派任務時由村民自發按手印留下來連任的村支書時,總書記連聲説好,並勉勵他説:群眾的認可,是對你最大的褒獎!面對總書記的肯定和鼓勵,沈浩激動得難以自禁,更堅定了紮根小崗的決心。

  在進與退之間,他選擇攻堅克難

  沈浩作為選派幹部,本可以越脫一點,只管跑跑項目資金,為小崗村修路架橋,做做好事。那樣,他也不失為一個好村官,等任滿之際,村民依然會感念他做過的好事。

  但沈浩不滿足於面子光,他要小崗具備自我造血功能,他要小崗形成雄厚的經濟基礎,不負“中國改革第一村”的稱號。他不想在自己離開後,看到小崗村“麻油燈啊還吱吱地響,點的還是那麼丁點亮。”

  沈浩認為,在“大包乾”解決溫飽後,錯過市場門檻較低的鄉鎮企業“發展機遇期”,沒有完成從小農生産者到商品經營者的轉變,小崗村失去“先富”的機會。

  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的試驗田,小崗村的困惑是中國農村發展的困惑,小崗村孕育的希望是中國農村的希望所在。沈浩決意要在小崗村引進現代農業,發展工業,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

  村情複雜,矛盾盤根錯節,要推行改革,必然會做許多得罪人的事。沈浩沒有在困難面前退縮,但他也很講究策略,力求做通思想工作,達成共識。

  一份會議紀要,為我們揭示了沈浩的努力。沈浩去世前的11月2日下午,在小崗村會議室,他召集“大包乾”帶頭人開會,會上沈浩通報了11項近期重點工作,他的發言包括“從玉菜業路邊的菜已出來了,春節前要完成1200多畝地的土地整理,28號要搞開工儀式”;“目前GLG大道已放過線,業已動工,涉及到小崗、小嚴、大嚴的土地,路必須要修”等。最後他説,小崗村幾十年已過去了,沒有發展起來,現在是發展的關鍵。

  沈浩的哥哥沈明儒説:“今年中秋節回家時,沈浩跟我談心,他説小崗的發展已邁上了快車道,如果組織要他再留下,他一定願意留下來,帶領小崗人民再大幹幾年,把農村改革第一村建設成全國的經濟強村、人民富村。”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在小崗村,大片大片新整理的土地散發著新鮮的泥土氣息,一路上綿延不絕的是蘑菇大棚、葡萄園。幾座投資過億元的大型工廠已拔地而起。充滿希望的小崗正沿著沈浩用心血鋪就的改革之路繼續前行。(記者周連山羅寶李攬月)

編輯:焦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