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9  >   全面深化改革這五年  >   要聞

改革引領中國經濟新航向

2019年01月02日 11:04: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改革引領中國經濟新航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五週年述評之一

  巨輪向前,離不開航標指引方向。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改革開放的壯闊大潮。2013年11月,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改革開放由此踏上新征程。

  5年前,全面深化改革潮涌神州;5年來,中國經濟總量不斷躍上新臺階,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

  5年前,全面深化改革謀篇佈局;5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品質穩步提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實現。

  5年前,全面深化改革勾畫藍圖;5年來,中國經濟結構實現重大變革,消費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服務業支撐起“半壁江山”。

  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改革整體推進、重點突破,激發發展動力和創新活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面深化改革在經濟領域迎風破浪、大刀闊斧、攻堅克難,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磅薄動力。

  向市場要活力

  對市場規律的認識不斷提高,中國經濟揚起新風帆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這句話引發全世界高度關注。“是一大亮點,更是重大理論創新和突破。”國內外輿論普遍這樣認為。

  這是石破天驚的一筆。把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旗幟鮮明地提出來,體現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市場規律的認識在不斷提高。

  這是解放思想的一筆。從黨的十四大提出市場“基礎性作用”,到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市場“決定性作用”,思想上的跨越,展示出堅定不移推進改革的巨大政治勇氣和歷史擔當。

  這是綱舉目張的一筆。“市場規則保障公平競爭,市場價格提供正確信號和激勵機制,市場競爭促進優勝劣汰。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其他機制無法替代。”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説。

  5年來,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向市場要活力,讓中國經濟體格更強、品質更高。

  ——市場作用更大,改革讓“看不見的手”更靈活。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2017年1月1日,一項“改變千年專賣制度”的改革——鹽業體制改革開啟,廢除食鹽計劃管理和政府定價機制,放開所有鹽産品價格,取消食鹽準運證……一系列改革舉措讓食鹽市場活力迸發。

  “過去很多地區只有本地企業生産或經營的食鹽,現在市場上能看到多品牌、多種類別的産品,消費者有了更豐富的選擇。”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耀強説。

  價格是“指揮棒”。隨著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進,一個個“價格壁壘”被攻破,市場調節機制更加有效。2012至2016年,我國價格市場化程度從94.33%提升到97.01%,目前,全國97%的商品已完全實現市場化供給和定價。

  ——經濟活力更旺,改革給市場鬆綁、為企業賦能。

  “頭一天下午提交名稱審核,第二天就領了營業執照,而且通過手機完成,真是方便!”2018年3月16日,在北京政務服務中心,某科技型創業公司聯合創始人馮是聰拿到我國第1億張營業執照。

  從實行“先照後證”“多證合一”,到推行“證照分離”“照後減證”,企業準入門檻大大降低,極大激發了微觀經濟體活力。現在,全國日均新設市場主體5.8萬戶,日均新設企業1.84萬戶,千人企業數量達24.7戶,較商事制度改革前增長了117%。

  國企改革一直被稱作“難啃的骨頭”。面對老大難,新一輪國企改革瞄準短板,聚焦痛點,迎難而上。

  2017年8月,中國聯通集團下屬A股上市公司——中國聯合網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正式發佈。混改後,聯通集團對中國聯通的持股比例從原來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東但不再處於絕對控股地位,實現不同資本相互融合和股權有效制衡。

  ——發展品質更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新常態。

  從高空看城市風景,再來幾張自拍;機器人給孩子跳舞、講故事,還能提醒你出門別忘帶傘……隨著大疆無人機、優必選阿爾法機器人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切身感受到高科技給生活帶來的新變化。

  速度換擋、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爬坡過坎考驗,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資源環境瓶頸日益收緊,中國經濟更需要著力解決發展“好不好”的問題。

  一場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牽引的深刻變革開始發力:去産能進展順利,超過1.7億噸鋼鐵産能和8億噸煤炭産能退出市場;去庫存成效明顯,房地産市場發展更趨平穩;去杠桿步履穩健,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連續下降,宏觀杠桿率上升勢頭得到遏制;降成本立竿見影,2017年減稅降費等舉措為企業減負超萬億元;補短板持續發力,推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一批重大民生工程紛紛開工……“三去一降一補”握指成拳,打開一片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廣闊天地。

  ——政府職能更優,“放管服”推動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

  12月25日,隨著《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正式公佈,我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進入全面實施新階段,實現清單之外所有市場主體“非禁即入”。有了這張清單,無論國企還是民企,無論內資還是外資,無論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一視同仁,實現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

  從2016年在天津、上海、福建、廣東四省市先行試點,到2017年試點範圍擴大到15個省市,再到如今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一張清單”成為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標誌,彰顯了我國構建統一公平的市場規則的決心,展現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勇氣。

  5年來,政府職能深刻轉變:2013年,國務院部門共取消下放334項行政審批等事項,簡政放權成為深化改革的“先手棋”;2014年強化放管結合,逐步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2015年又將優化服務納入其中,“放管服”三管齊下、全面推進的格局逐步形成……世界銀行最新發佈的報告顯示,2018年度我國營商環境世界排名上升至46位,比上年度提升32位,其中開辦企業便利度排名28位,比上年度提高65位,是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提升幅度最大的一年。

  堅持問題導向

  關鍵處精準發力,改革整體推進、重點突破,不斷啃下“硬骨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

  2018年前11個月,我國利用外資穩中有升,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利用外資增長33.4%。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低位運作的背景下,這份成績單十分亮眼。

  “中國對外資的魅力不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改革開放‘迎著問題上’,不斷提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準,為外國投資者提供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對外經貿大學教授桑百川認為。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産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善於從群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革切入點”“改革要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這5年,堅持問題導向,敢啃“硬骨頭”,是經濟領域改革的一大鮮明特點。

  瞄準體制機制障礙,改革注重解決問題的深度——

  2018年3月26日,我國第一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原油期貨在浦東的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線交易。

  原油期貨上市,有助於理順我國資源商品價格體系,優化相關商品價格形成機制。5年來,放開石油、天然氣、鹽業等行業競爭性環節和公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市場準入,民間資本進入更多領域;完善産權保護制度,推動建立公開透明平等的市場規則;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實施資源稅改革,稅收徵管體制改革平穩落地;利率匯率市場化、存款保險制度實施……一系列立足長遠,著眼體制機制完善的改革動作密集亮相,為市場拓展出更大空間。

  化解突出矛盾,改革注重解決問題的力度——

  越有艱難險阻,越要闖關奪隘。

  深入探索、大膽嘗試、經驗複製……5年來,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紮實推進,數量已達12個。自貿試驗區在投資、貿易、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先行先試,一批批制度創新從這裡走向全國,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自貿區讓企業站在開放前沿,給企業釋放新的改革紅利,我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河北廊坊查普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蘇連才説。2018年9月,查普曼將10萬樘智慧裝甲門項目落戶遼寧營口自貿片區。據介紹,自貿試驗區營口片區實行“一窗通辦”,企業辦理相關證照的時間由50天縮短到2天。

  5年來,改革向“深水區”挺進,很多需要“涉險灘”的改革持續加力。2018年,河北首批12家省直部門管理企業完成脫鉤移交,標誌著河北省經營性國有資産集中統一監管工作正式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廣東新設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開展試點,實施更多市場化的管理層選聘機制和員工激勵機制。

  確保政策落地見效,改革注重解決問題的精度——

  祥雲縣是雲南省10個蠶桑核心基地縣之一,不少當地人以種桑養蠶為主要收入來源。然而,該縣蠶農卻一度因為“鮮繭收購資格認定”,遭遇有蠶繭卻賣不上價的尷尬。

  2016年4月,全國蠶繭收購方式全面放開。取消“鮮繭收購資格認定”事項後,以往鮮繭市場封鎖得以打破,外地企業可以到鮮繭産地進行收購。2016年,祥雲縣等地的鮮繭收購平均價格,從取消前的每公斤35.69元增加到43.15元。

  “推行‘材料一次報送’制度”“開展‘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問題集中清理”“實行科研項目績效分類評價”……2018年7月,《關於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印發,精準對焦困擾我國科研人員的種種問題,擴大科研人員的人財物自主支配權,為科研工作“減負鬆綁”。以信任為前提,突出問題導向,堅持放管結合,科技創新的堵點和痛點可望得到進一步解決。

  以人民為中心

  讓人民共用改革開放成果,擁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改革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5年來,全面深化改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群眾在越過越美的日子裏,真切觸摸到改革成果。

  ——多措並舉,腰包鼓起來。

  “減稅就相當於漲工資!家人都在微信群裏曬工資單,多則一兩千元,少則幾百元,拿到手的錢都比過去多了!”黑龍江省鶴崗市退休教師吳曉軍説。2018年10月,個稅起徵點由3500元提升至5000元,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個人所得稅改革實施首月,全國個人所得稅減稅316億元。

  這幾天,吳曉軍的家庭微信群又因個稅而熱鬧起來。“咱媽身份證號是多少?”“咱兄妹幾個贍養老人的比例怎麼定?”2019年1月1日起將實施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全家人“線上”商量如何申報扣除個稅。

  “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六大專項附加扣除,與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個稅改革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全國政協常委張連起説。

  5年來,就業飯碗更穩、貧困人口減少、居民收入提高……關乎百姓“錢袋子”的答卷亮點紛呈:

  2018年前11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293萬人,有望自2013年以來連續第六年為超過1300萬人提供就業崗位,創造了近14億人口基數大國的“就業奇跡”。

  2013—2017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6853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末的10.2%降至2017年的3.1%,累計下降7.1個百分點,書寫了人類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跡”。

  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快於每人平均GDP增速0.4個百分點。2013年以來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始終跑贏每人平均GDP增速,這一勢頭有望繼續保持。

  ——轉型升級,消費旺起來。

  “這幾年工資漲幅穩定,從2013年開始給全家買健康重疾險,每年6萬元。去年換家電花了2萬元,今年一家出國旅遊用了3萬元。”北京市海澱區清河街道居民張松算了算近幾年的大項支出,“花錢就是為了讓家人享受更好的生活。”

  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1428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加快1.0和0.4個百分點。

  “過去日子緊巴巴,給孩子買塊糖果都要算一算。”江蘇淮安市盱眙縣官灘鎮洪湖村農戶陳廣軍的妻子身有殘疾,家裏兩個孩子還在讀書,僅靠7畝糧田維持生活。2017年在村裏幫助下,陳廣軍通過承包水田做“蝦稻共生”養殖,一年就賺了15萬元。“今年小龍蝦賣得好,還能多賺幾萬元。打算買輛二手車,帶老婆孩子出門更方便。”陳廣軍説。

  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增長快於城鎮居民。前三季度,全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19014元,增長6.5%;農村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8538元,增長12%。農村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增速快於城鎮居民5.5個百分點。

  2013—2017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始終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充分發揮了“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同時,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消費也成為豐富城鄉居民生活的“萬花筒”。

  商品更豐富。市場上能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的商品越來越多。同時,跨境電商快速發展,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買全球”。2018年11月,我國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一步擴大了消費品中高端供給。

  服務更多樣。近年來,餐飲收入增長快於商品零售,住宿業營業額增長也較快,電影票房連創新高,出境遊人次大幅增長。居民的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支出明顯加快。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發佈,直指制約消費擴大和升級的體制機制障礙,持續激發居民消費潛力。

  “隨著改革不斷深化,生産者更加關注消費新需求,競相提供優質産品、貼心服務,讓消費者不僅買得到,而且買得好、買得爽,更有獲得感。”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説。

  ——築牢保障,日子火起來。

  “以前做飯都在樓道裏,現在新房寬敞又明亮。”2018年10月,65歲的馬成娟搬進山東青島市北區金科星辰小區,對棚戶區改造回遷後的生活變化感慨不已。

  2018年前11月,全國棚改已開工616萬套。5年來,千萬個家庭告別了“你一間,我一間,筒子樓裏冒黑煙”,迎來“小高層,電梯房,城鄉廣廈千萬間”。

  一項項改革,牽動著千家萬戶的生活冷暖。這5年,社會養老保險覆蓋9億多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5億人,織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保障網更牢更密的背後,是公共財政預算的民生支出增加。2012—2016年,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教育、城鄉社區和住房保障5項民生支出合計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由43.4%增至46.9%,提高了3.5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出在新時代改革開放新征程上奮勇前行的“動員令”。

  回首過往,改革歷程波瀾壯闊;展望未來,改革之路任重道遠。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新時代,繼續披荊斬棘,砥礪奮進,將改革進行到底,中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之路將越走越寬廣!(記者 許志峰 吳秋余 王 珂 林麗鸝)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31日 01 版)

[責任編輯:雍紫薇]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