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大陸將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對外開放需要全方位的融入世界經濟。其中,對接國際標準、適應貿易規則與優化營商環境至關重要。因此,“十三五”規劃提出將作為“改革高地”、“開放前沿”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提高建設品質”,“在更大範圍推廣複製”。
那麼,作為連接兩岸的重要通道,主打“臺灣牌”的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又將為新一輪的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帶來怎樣的契機?
金融合作“試驗田” 臺資銀行忙“搶灘”
“一年之計在於春”。早春三月,大陸新一輪開放藍圖已逐步勾勒,各項創新改革蹄疾步穩。
“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福建自貿區建設”、打造“平潭綜合綜合試驗區,福州新區等對臺合作平臺…”,大陸“十三五”規劃打造福建對臺“引擎”新動能。正在參加2016全國兩會的人大代表,福建省副省長梁建勇接受採訪時就指出,福建自貿區的特色正是“對臺”。“區位地域的優勢疊加,臺灣未來發展中,福建自貿區的優勢會更加凸顯。”梁建勇説。
聰明的金融業者早已嗅到其中的商機。福州臺商協會常務會長蔡聖直言,“臺資銀行這幾年馬不停蹄在這裡落戶,就是看重未來福建的發展機遇。”
目前,在福建的臺資銀行已有包括臺灣合作金庫銀行、彰化銀行、臺灣華南銀行、臺灣第一商業銀行、臺灣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在內6家。其中福州市4家,居大陸省會城市首位。全國人大代表,福州市市長楊益民指出,臺資銀行的入駐福州,一方面可與在榕的眾多臺資企業直接對接,同時又享受到福建自貿區內各項金融創新政策優惠。
今年伊始,各方期待的福建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政策——“金改30條”正式出臺,將在兩岸貨幣、金融業務方面開展合作創新。例如賬戶設立、完善現鈔調運機制、試點區域性銀行間市場交易、徵信資訊共用、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短期同業拆借、對臺跨境雙向借款等。
臺灣中小企業的福音:“自貿區”與“跨境電商”天生一對
不只臺灣金融機構“搶灘”福建自貿區,很多臺灣小微企業也盯上了福建自貿區這塊大蛋糕,瞄準其中跨境電商帶來的商機。
跨境電商,可形容為“網際網路+外貿”,通過網際網路的加持,改變了以往對外貿易由大企業壟斷的的業態,讓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者也能參與其中。然而,跨境電商的最大“罩門”就是“長途跋涉”,遠離自己的“根據地”,供應鏈拉得過長,重銷售輕服務,重線上輕線下,於是難以與落地的本土零售商PK。
“‘跨境’,就需要人員、資金、投資、資訊的便利化,在中國大陸哪投資貿易的便利化程度最高?就是自貿區”。臺籍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臺聯會長江爾雄常年與臺商臺胞打交道,她建議臺灣業者進駐自貿區可以多關注跨境電商貿易,因為“自貿區”與“跨境電商”天生一對。
泉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楊榮輝則進一步指出,“自貿區+跨境電商”將會吸引到臺灣年輕人,“年輕人不喜歡製造業,更願意往服務業發展,這剛好又可以配合到大陸政府向‘第三産業’轉型的政策”。
軟體+硬體 創造對臺更多“先行先試”
機遇的背後,是政策在“撐腰”。目前福建自貿區根據跨境電子商務的特點,從拓展經營方式、簡化通關手續、提升收結匯服務三個方面支援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包括支援通過郵路、快遞發展跨境零售業務。需要檢驗檢疫部門對出境電商商品,除必要的檢疫處理外,不實施品質檢驗。對郵路渠道直接寄送出口商品的中小經營主體,可通過銀行或有資質的第三方支付機構辦理收結匯……這些都為小微企業的經營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利潤。
物流配送是電子商務環節重要和最後環節,也是電子商務的目標、核心。而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無疑在運輸上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去年新開通的“臺平歐”海鐵聯運列車發揮對臺快速通關優勢,助推臺灣積極參與“一帶一路”。“臺灣的貨物可以經由‘海峽號’從平潭到福州江陰港裝船,然後直接上火車運到歐洲。”在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張兆民看來,平潭是臺灣小夥伴們從事跨境電商的“最佳選擇地”——運輸時間為16-20天,比海運節約15-30天,費用僅為空運費用五分之一。
此外,跨境電商中,海外經銷商的問題往往讓很多企業頭大。畢竟,如果“撒網”建立到各個國家和地區成本將非常昂貴。“這一點我們曾經和阿里巴巴、京東探討過,認為福建的優勢是獨有的。”梁建勇指出,福建有1500多萬的華僑、鄉親在海外經營有幾十萬家的中餐館和小超市。“實際上這些完全可以變成境外電商的接貨地和倉儲,這樣一來商業模式就會發生變化,中餐館也是包裹收貨點。”梁建勇建議。
臺灣能否接過“橄欖枝”?
在福建省“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推進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與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合作對接。然而,與大陸加快開放,推進自貿區建設的進程相比,臺灣自由貿易港區相關法規依然“綁手綁腳”,自由經濟示範區建設受政治等因素影響,進程放緩、擱淺。正如梁建勇所言,優勢要凸顯,既要靠政策的特殊賦予,也要靠臺灣方面的互動,如此才能“互為橋頭堡,互為窗口,互為轉机地”。
江爾雄代表建議,可借由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與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對接,使閩臺在投資貿易便利化的空間裏,形成互動更為緊密,産業佈局差異化發展的格局,從而實現兩岸經濟融合。
福建自貿區如何繼續發揮平臺優勢,創造對臺合作更多“先行先試”?臺灣又能否接過“橄欖枝”,與大陸一起描繪開放新藍圖?“十三五”的兩岸新機遇令人期待。(記者時瓏姍 鄒志偉 魏文利 特約記者舒克鐸 賈永輝)
[責任編輯:扶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