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劉爸爸”臺商劉竹承每年捐出百餘萬慈善助學

2011年03月23日 15:55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昌邑市外國語學校教師趙香玉難抑感恩之情,最近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寫了一封信,介紹她的“劉爸爸”——一位臺商的慈心善舉。
  
  趙香玉在信中説:“我們的‘劉爸爸’名字叫劉竹承,是一位在我們家鄉濰坊投資創業的臺灣老人,已經67歲。他資助了包括我們姐妹倆在內的134名貧困學子,他為我們組建了一個特殊的大家庭。他是我們134個孩子共同的‘劉爸爸’”。
  
  2006年,趙香玉在魯東大學讀大三,妹妹剛剛進入魯東大學。年初,父親查出了癌症,因為沒有錢,只能在鎮上的小醫院做了手術。“屋漏偏逢連陰雨”。就在此時,其母親又查出肺上長了惡性腫瘤,不久便撒手人寰。奶奶經受不住這樣的打擊,很快也離她們而去。那年暑假開學後,為了不耽誤學業,同時還能照顧病中的父親,姐妹倆把父親從昌邑接到了煙臺,在學校後面的樹林裏租了一間小屋,開始了父女三人相依為命的生活,但不久父親還是永遠地離開了她們。
  
  上學還是輟學?就在趙香玉姐妹倆幾近絕望之時,“劉爸爸”通過新聞媒體了解到這一家的不幸遭遇,趕到她們家中,對姐妹倆説:“孩子,別擔心,好好讀書,以後的學費、生活費我給你們負責,直到大學畢業。”隨後幾年裏,“劉爸爸”每年都給兩姐妹兩萬多元資助。靠著“劉爸爸”的資助和鼓勵,兩姐妹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最懂得苦難的滋味。劉竹承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苦難中度過的。1944年,劉竹承出生在臺灣新竹縣的一個普通家庭,幼年經歷了“父親過世,母親改嫁”的人間悲劇。在親朋的慷慨相助下,他艱難地完成學業。少年時代,劉竹承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讀書,改變命運,等自己發達了,一定要報答幫助過自己的人,也一定幫助像自己一樣遇到困難的人。
  
  1997年,劉竹承來到山東,開始在濰坊和臨沂投資建廠,主要從事肉鴨飼養、肥料生産和食品加工。在苦心經營之餘,他慈祥的目光投向了當地貧困家庭的孩子,每年拿出100多萬元資助這些貧困學子。每年假期,劉竹承都要把孩子們約在一起吃頓“團圓飯”。這時,他總是對孩子們説:“失去父母不可怕,貧窮更不可怕,只要人有上進心,只要振作起來,一切都會改變,一切都會好起來。我們聚在一起,就是一個大家庭,有我這個家長,還有那麼多的兄弟姐妹,有什麼困難還克服不了呢?”
  
  眼下,劉竹承最喜歡跟人談的是他可愛的“孩子們”,因為這些受資助的學子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愛心旅程:棗莊學院的張國山加入了學校的青年志願者協會,時常去敬老院、福利學校做義工;煙臺大學的邱欣欣也加入了學校的志願者協會,並成為負責人之一;北京化工大學的張淑嫻2008年成為奧運會志願者,並被評為“北京奧運會優秀志願者”;清華大學的王艷梅説,是“劉爸爸”教會了她感恩。她一定會把這愛心傳遞下去…… (滕敦齋 張 勇 孫培君報道)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