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稱,京津冀協同發展在未來6年需要投入42萬億元。但京華時報記者核實發現,該消息並不屬實,財政部相關負責人曾對此明確表示,並未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進行相關投資測算。相關專家也表示,只有確定規劃、項目和時間段三大因素後才能科學測算京津冀協同發展某個階段的投資額。
□辟謠
財政部否認“42萬億”之説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此消息被多家媒體報道,同時被報道的還有一條關於“42萬億”的消息,多家媒體稱“據財政部測算,京津冀協同發展未來6年需要投入42萬億元”。
此後直至5月18日,都有媒體報道京津冀協同發展內容時,提到“42萬億元”這一數據。隨後,又有媒體援引專家觀點認為,42萬億元投資主要針對基礎設施建設,未來加上能源、産業流動等帶來的投資效應,京津冀可能撬動的資本將達到百萬億元。
不過,早在5月初,財政部就明確否認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進行過相關投資測算,其他部門如國家發改委等也均未披露有關京津冀協同發展投入資金的相關資訊。
那麼,“42萬億元”的數據究竟從何而來?記者搜索發現,2014年3月,財政部網站刊登時任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的講話稱,“預計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60%,由此帶來的投資需求約為42萬億元”。但該42萬億並非指京津冀,而是指全國城鎮化帶來的投資需求。
□解讀
投資測算應明確三大因素
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就此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媒體關於“財政部透露京津冀協同發展將投資42萬億元”的説法是誤讀,應是移花接木的不實報道。他認為,只有確定規劃、項目和時間段三大因素後才能科學測算京津冀協同發展某個階段的投資額。
賈康分析,即便2008年中央政府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時的全國性政策,也只有4萬億元的綜合投資計劃。京津冀協同發展很難達到投資42萬億元的天量規模。財政部公佈的“2014年財政收支情況”顯示,當年全國一般公共財政收入140350億元,這也是全國財政收入的歷史新高。
他表示,以全國財政收入14萬億元的規模來看,所謂“京津冀協同發展將投資42萬億元”的規模,將3倍于我國的全年財政收入規模。
“京津冀協同發展投資絕非政府單打獨鬥就能大包大攬的,這需要政府部門發揮財政杠桿作用,通過相對較少的財政投資,帶動社會資本投資。”賈康認為,所謂的投資規模,只有確定規劃、項目和時間段三大因素後才能科學測算。即應在我國確定具體規劃後,由有關部門具體立項,再確定在一個具體時間段內,這些項目需要多少投資額。
協同發展不會只靠天量投資
中國社科院當代城鄉發展規劃院副院長張朝偉也向京華時報記者透露,京津冀協同發展絕對不是只靠天量投資就可以的。協同發展應增加向周邊輻射,而不能一味吸附周邊優質的資本、技術與産業。同時三地産業佈局重在通過政府引導形成互補,發展各自的特色産業。
張朝偉表示,今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才剛剛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目前官方資訊尚未披露有關京津冀協同發展投入資金的相關資訊。在當前政府簡政放權的大環境下,政府部門很難直接作出所謂“京津冀協同發展投資42萬億元”的“決定”。
他分析,《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後,有關各方重點應該是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行政協調,強化區域之間的合作。同時將城市群圍繞在北京周圍,科學規劃,不再搞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通過政府引導建立良好的經濟環境吸引大量社會投資,進而帶動區域內城市發展有自己特色的經濟,最終達到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目標。
事件梳理
“42萬億元”流出始末
最初報道一年前刊發
京華時報記者搜索發現,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的“42萬億元”,最早出自2014年4月21日一篇名為《首都經濟圈一體化催熱了誰?專家:真正利好尚待時日》的報道。該報道稱“據財政部測算,京津冀協同發展未來6年需要投入42萬億元”。
該篇文章還稱,“3月11日以來,京津冀協同發展概念頻頻出現在兩市漲停榜上,炒作潮也從河北迅速蔓延到天津、北京地區的房地産、基建等行業,甚至一度出現24隻個股集體漲停局面”。
該報道發出後,被多家新聞網站以及部分財經類媒體原文轉載,並引發多篇衍生報道。一些報道稱“多家機構認為,42萬億將給房地産、建材、交運、環保等方面帶來確定性投資機會”。
今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儘管全文還沒有公佈,但是會議提及的一些內容引發不少猜測,“42萬億”再次被廣泛提及,並被媒體轉載擴散。
有業內人士甚至表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佈局中,交通一體化將率先發力,鐵路、公路、航空、港口間的立體化規劃都在執行中,“基建板塊等相關上市公司將受益”。
引發多篇衍生報道
有媒體質疑“投資盛宴”
事實上,在4月28日,就有媒體以《京津冀42萬億盛宴將啟概念股上漲1.28%》報道了股市的上漲。圍繞著“42萬億元”,也引發不少討論。
有媒體也從另一角度對42萬億進行了質疑,提出42萬億元不是一個小數字,“錢從哪來?又投向何方?未來將産生什麼後果?如此龐大的投資盛宴,誰唱主角?誰獲暴利?”更有媒體認為“42萬億”是陷阱、大躍進等。
5月9日,有媒體記者向財政部辦公廳核實所謂42萬億的消息,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與財政部有關司局核實後證實,相關司局並未做過有關核算,並明確否認所謂的“6年投入42萬億”。
“42萬億元”數據出自哪兒
京華時報記者查詢到,“42萬億元”真正始出於2014年3月財政部網站刊登時任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的講話。這篇講話中提到,“預計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60%,由此帶來的投資需求約為42萬億元”。
除了此篇講話中的42萬億外,再搜不到有關42萬億的任何官方表態。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及其他官方資訊,也都未公佈過有關京津冀協同發展投入資金的相關資訊。
但很顯然,王保安所提到的42萬億元,僅是指城鎮化所帶來的投資需求,絕非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投資的估算。據專家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有近期、中期、遠期目標,在當前情況下,政府不可能貿然表態稱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投入42萬億元。
□專家分析
不實言論反覆傳播影響京津冀發展戰略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趙弘表示,這樣的不實言論反覆傳播,危害很大,淺層的危害就是對樓市、股市造成影響,比如説可能會引起股市震蕩,一些操盤手可能借題發揮、惡意炒作,買進賣出當中就使得一些小股東受損。對樓市的影響則更大,樓市很難回到理性狀態,而且房價一般就高不就低,房價漲上去後很難回落。
在趙弘看來,此類謠言還存在深層次的影響。“可能會影響到京津冀發展戰略。”趙弘説,因為從京津冀協同發展角度來説,關鍵是要充分發揮三地的比較優勢,對於河北來講,它的比較優勢主要有三個:空間資源豐富、要素成本資源較低、生態環境容量較大,而北京需要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需要轉移功能。
“一旦河北的房價大漲,相關要素成本升高,就會減弱河北的比較優勢。”趙弘説,沒有了比較優勢,可能就會失去産業轉移的動力機制。
他告訴記者,國外也有一些小城鎮成為大城市企業、政府的辦公地,當地政府也明確表示,這些小城鎮無非就是要素成本優勢和生態環境優勢,他們和中心城區合作的前提就是交通的建設,“如果河北的要素成本炒上去了,就算今後市郊鐵路等交通建設起來了,可能也會減弱産業轉移的動力,甚至可能對整個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造成干擾和影響。”
京華時報記者趙鵬陳蕎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