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京北沙源地投近1.5億治沙無效 奧運後礦企復産

時間:2010-04-06 10:57  來源:新京報

  2010年3月31日,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店子鎮,村莊裏生病的老人戴著口罩在村中慢走,白色的口罩上留著黃色沙土的痕跡。

3月31日,興和縣蘆尾溝村,大型機械在開挖鐵礦石。

3月31日,興和縣南部,公路旁的土地嚴重沙化。

  核心提示

  今年3月,京城又現強烈沙塵暴,19日至21日,滾滾黃沙蔓延至江南北部,甚至影響臺灣。而4月到5月仍將會出現6到9次的沙塵天氣。

  中國北部,橫陳著大批沙漠,從西面新疆到中部的內蒙古阿拉善到更遠處的蒙古國西部,都被大批沙源地覆蓋。

  沙源地究竟是何生態面貌?該如何治理沙源地?本報記者帶著疑問,深入離京最近的沙源地——內蒙古的興和縣和正藍旗巴音胡舒村,探尋答案。

  興和縣被列入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重點旗縣。至今國家投入1.3億,但當地荒漠化依舊嚴重。記者發現當地在防沙同時,還在大規模採礦,導致植被嚴重破壞,土地沙化。於是,興和縣陷入一個“防沙”與“濫採”的生存悖論。

  而正藍旗巴音胡舒村傳來的消息給治沙帶來一絲光亮。該村因為過度放牧形成沙地,如今提倡“人退沙退”,效果更好。

  興和縣沙患,由來已久。它是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重點旗縣。

  該縣位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南部,東距北京240公里。從地理上,興和縣緊鄰北京,是內蒙古乃至整個西部地區距離北京最近的縣。

  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興和縣的環境關係到整個京津冀地區的平衡。

  “納入國家項目後,國家財政每年撥給興和治沙的資金近2000萬元,下達的治理任務約6萬畝。”副縣長李海介紹,至今國家已投資約1.3個億用於興和治沙。

  但治沙同時,興和縣還在進行大規模的礦産開發,致使植被嚴重破壞,土地沙化。縣林業局長常興表示,草地被礦企破壞後,至少要六七年才能恢復。

  開礦導致風沙漫卷

  開礦後,沙土棄于河道成為沙源;縣林業局局長常興承認,採礦與風沙有關

  興和縣店子鎮蘆尾溝村的山風陰冷,並夾雜著黃沙往人鼻孔、眼睛和耳朵裏鑽。在當地,許多村民認為興和縣沙患更多的是來自大肆開礦。

  70歲的村民趙悅回憶,當地曾水草豐茂,長滿一米多高的野蘆草,故名“蘆尾溝”。如今,一颳風,屋裏就全是土,村民們不敢出門。

  當了35年小學教師的趙銳對記者説,採礦挖山破壞了植被,礦被選走了,沙被扔到了河道裏。下大雨,沙就被衝到了耕地裏,颳風就繼續往外蔓延。

  4月3日,記者探訪該縣北部被定性為風蝕沙化區的大庫聯鎮。

  下午5時許,該鎮喬家村村民喬友趕著3隻羊出了村子。風挾著沙子撲面而來,人和羊都停了下來。

  喬友説,今年和去年同為大旱,但今年春天風沙要比去年大許多。但其中原因,喬友也不得而知。

  在採訪中,針對為何去年風沙小今年風沙大,興和縣多名官員都強調了同樣一個現實:

  2008年奧運會前夕,為了控制沙塵進京,興和縣強力全面關停了所有的礦企,“不管有證沒證”。2009年,市場不景氣,礦企無錢可賺自動關門。2010年,隨著各種礦産品價格回升,興和縣各類礦企陸續復産。

  興和縣林業局局長常興認為,採礦與風沙肯定有關係,但興和的風沙有多少來自採礦無法定量。

  石墨礦逼走11個村

  該礦廢棄的黃沙堵塞河道破壞農田造成重大環境破壞;目前已有157戶村民因該礦搬遷

  興和縣南部,店子鎮黃土窯村外的石墨礦,改變了董萬選的人生。

  4月初的陽光,靜靜地散落在山坡上。坡下,朱家營河已開始解凍,因為河道被礦渣堵塞,白花花的冰塊融化後只能在一條一米多寬的狹溝裏流淌。

  67歲的董萬選説,石墨礦在日本人佔領興和後就開始採了。此後,經歷了資本家、公私聯營、國有經營,後來承包給了私人。

  過去,董家在河溝邊有五六畝地,不算太好,沙石很多,但還能耕種。

  自從石墨礦大肆開採後,黃土窯村黃沙也多了起來,耕地逐步被徵用,沒有徵用的也被礦渣掩埋。

  因為失去了土地,黃土窯村全村人的戶口從農業戶口被轉成了城鎮戶口。他們,成為住在深山裏的城裏人。如今,董萬選一家只剩下山坡上的半畝地。

  有公開的資料顯示,該礦區高峰時每月産石墨3800多噸,全年消耗的礦石近200萬噸。而提取石墨後産生的廢沙、廢水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被直接排放到河道中,大量的廢沙使河床增高。

  於是,石墨礦導致河道被阻、黃沙在雨季淹沒農田。

  2007年,當地僅被污染的土地就達到了500畝。

  據陶鈞介紹,污水和礦渣漫到耕地裏後,土地板結,嚴重的不能耕種,輕微的減産。

  該縣分管林業的副縣長李海告訴記者,這個該縣最大的尾礦庫,已經被鑒定為危庫,直接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

  “興和縣石墨礦區居民受到尾礦庫潰壩、生存環境惡化的多重威脅,居民整體搬遷迫在眉睫。”興和縣人民政府在2010年3月2日的相關報告中説。

  據了解,該礦影響當地11個自然村、3500戶居民,受害農田則達8000多畝。目前157戶、487名村民,已搬走。黃土窯村村民也將搬遷。

  10年前即被列入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重點旗縣

  在興和縣,風沙漫卷歷來已久,縣林業局局長常興回憶,在該縣城關鎮23號行政村附近的公路上,過去風沙大的時候小車都無法通行。

  在今年3月27日,常興參加內蒙古自治區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建設經驗交流會,他説,興和沙化及水土流失面積約12.3789萬公頃,佔全縣總土地面積的34.9%。“乾旱少雨、水土流失嚴重,是興和縣生態環境的主要特徵。”

  該縣大庫聯鎮黨委書記楊振東認為,當地風沙是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形成的。

  據楊振東介紹,該鎮北面過去是草原,進入農耕社會不足100年。農業學大寨年代開始開發草原造田,導致植被破壞,風沙日益嚴重。佔地約95萬畝的該鎮,而沙化面積約40萬畝。

  2000年,國家啟動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興和縣被列入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重點旗縣。

  興和縣林業局官員稱,沒有納入項目工程之前,興和治沙基本處於地方政府自發狀態,而至今年財政收入僅1.2億左右的興和,不可能拿出太多錢治沙。

  楊振東告訴記者,未納入國家項目前,該鎮從1995年開始推行退耕還林,但處於無償種樹造林治沙狀態。

  “納入國家項目後,國家財政每年撥給興和治沙的資金近2000萬元,下達的治理任務約6萬畝,地方財政有時會配套撥一點資金。”副縣長李海介紹,至今國家已投資約1.3個億用於興和治沙。

  李海介紹,地方財政的配套資金,常常會因為財政困難而無法到位。而以目前興和的沙患現狀,每年2000萬的投入明顯不夠。

  “國家財政撥款,是按每畝100元補助的。但是這個標準是2000年定下的,現在每畝100元只夠買樹苗,人力、水源等開支完全不夠。”李海説,資金短缺仍是治沙難的一個瓶頸。

  常興介紹,今年是京津風沙源治理項目開始第十年,興和累計完成工程林業建設項目任務78.81萬畝,其中人工造林32.93萬畝,封山育林37.49萬畝;退耕還林工程造林84.32萬畝。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