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新加坡商業時報:歐洲步履沉重,中國照常崛起

時間:2009-07-08 14:57   來源:環球時報

  新加坡《商業時報》7月7日文章,原題:歐洲步履沉重,中國照常崛起

  中國未必會利用即將在義大利舉行的八國集團峰會提出重新考慮美元全球貨幣儲備。但預料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將是峰會無可爭議的明星。

  幾年前,八國集團邀請5個重要發展中國家參加年度峰會,但這種對話沒什麼實質意義。無怪乎新聞媒體對新興國家領導人“虛幻存在”的報道也是少之又少。這種情況已經不再存在。由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二十國集團已經取代八國集團的地位,成為討論全球經濟挑戰的最重要論壇。而且,無論是貨幣儲備、氣候變化還是世界貿易,所有眼睛都盯著中國,把它視為全球增長恢復的關鍵。

  在八國集團會議前夕,中國最高決策層再次呼籲建立新的全球儲備貨幣,以取代動搖世界金融體系的美元地位。中國還警告美國不要實施“綠色保護主義”。而同時,中國出口繼續上升,美歐對與這個亞洲經濟巨人不斷擴大的貿易赤字日益不滿。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日益自信的中國與著力於接受北京經濟影響力的西方國家之間對抗而非合作的開始?簡威廉布蘭克特在《中國崛起:西方能夠應對嗎?》一書中認為,鋻於中國將繼續增長(雖然是以較慢的速度),答案不僅取決於北京的行為,也取決於美歐能否適應新世界秩序。

  美歐不應抱怨中國構成競爭威脅,不滿貿易赤字和哀嘆工作崗位流失,而應該打理好自己的事情。對華盛頓來説,其責任是增加國內儲蓄、改善國家教育體系和鼓勵低端工人接受而不是害怕技術革新。與此同時,歐盟應停止對與中國日益上升的貿易赤字喋喋不休:這個27個國家的集團總的全球貿易數字基本是平衡的;中國對歐盟出口的增加主要源於歐洲、美國和(非中國)亞洲公司投資;另外,不論歐盟決策者是否承認,廉價中國商品使歐洲廠商能保持競爭力和抑制通貨膨脹。美歐是否樂於接受類似建議尚未可知。當歐洲人害怕被排除在世界最大經濟體與增長最快經濟體的所謂“兩國集團”時,華盛頓仍在評估與中國的金融和貨幣糾結的政治後果。

  中國的決策者抱怨歐盟拒絕解除持續20年的對華武器禁運以及不願給予北京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同時,歐盟官員左右為難、不知所措,既要在人權等問題上表現強硬,又要説服中國接受更嚴格的氣候變化標準,以及在伊朗、朝鮮和緬甸等問題上把北京作為一個平等和不可或缺的夥伴。

  胡錦濤主席在八國集團會議上的發言將愈加凸顯中國的全球角色。但不要期待西方應對中國崛起時的混亂狀況能一時得到理清。(汪析譯)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