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英國《衛報》:中國共産黨的無聲革命

時間:2009-05-27 13:4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英國《衛報》20日刊登一篇署名文章説:世界上最大的政黨正悄然進行自我改造並改善同公眾的關係。中國共産黨逐步由一個著眼于群眾運動和意識形態的龐大組織,轉型為專家治國的領導團隊。年輕、受過良好教育的都市青年,構成了中國共産黨新的面孔。文章題為《吸收又紅又專的年輕人入黨---共産黨的無聲革命》,要點如下:

  在彭州市一共産黨員先鋒隊報名處,黨旗在上空飄揚(5月23日攝)。四川大地震發生後,鮮艷的紅旗飄揚在災區各處。各級黨團組織活躍在救災一線。新華社記者 郝同前 攝(資料圖片)  

  吸收最優秀人才入黨

  傑麗是一名才華橫溢的大學生,她爭取入黨已經三年了。霍普正在讀哲學博士學位,她的理想是改造社會。蒂娜只想找到一份工作。

  這些年輕、受過良好教育的都市女性,構成了中國共産黨新的面孔;而在海外,中國共産黨的典型形象仍舊與老年男性相關聯。  

  然而,在停滯的表像後面,是一個複雜得多的故事:這個演進之中的政黨,恰恰正在通過改變自身及其與民眾的關係,來鞏固其統治。

  中國共産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黨員人數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5000萬增加到目前的7400多萬。該黨吸收億萬富翁入黨、在沃爾瑪建立基層組織,甚至打算在中國第一個太空站建立基層黨組織。

  近年來,中共逐步開始把目光鎖定於那些最優秀、最聰慧的人才。共産黨已經逐步將自身“由一個著眼于群眾和意識形態運動的龐大組織,轉型為專家治國的領導團隊”,加拿大渥太華加利頓大學傑裏米帕爾蒂爾教授説。

  帕爾蒂爾是研究黨員組成情況的專家。他説,在上個世紀80年代,新黨員被同齡人看不起,認為他們是熱衷於往上爬的人,並且很可能是二流學生。現在一些精英學生仍然認為共産黨老是開會,枯燥而沒有意義,但卻有30%至50%的學生申請入黨。大約5%的批准率確保了黨員品質:選拔者們會挑選那些學習成績優秀、有領導潛質,以及擁有理想主義的學生。要在政府中獲得升遷,黨員資格是必須的。在其他僱主面前,黨員也是金字招牌。

  入黨並不證明你在意識形態方面有多純粹,蒂娜解釋道,這更多是個人成就的標誌。

  實行技術和幹部現代化

  在外界看來,中國共産黨仍然是意識形態僵化,黨員都被灌輸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事實上,這也許跟意識形態毫不相干:對許多人來説,共産黨其實意味著個人成就、社會穩定和國家團結。“相信馬克思主義和成為黨員是兩回事,”她們中的一人很自然地説道。

  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安妮-瑪麗佈雷迪認為,二十年來,中國共産黨的任務是"改變內容不改變旗號",要求專家們研究海外的政治改革,從新工黨和法國、德國的社會主義政黨吸取經驗,並以戈巴契夫的改革作為前車之鑒。她説:"向西方學習的經驗被移植到中國,以維護和改進目前的政治體系。"

  政府不僅實行技術現代化,而且也實行幹部現代化。

  中國政府現在已經是民意調查的高手並能嫺熟使用縝密的輿論誘導工具,同時對民意做出反饋也更加有效。當然,與其所學習的國外對象不同,中國政府不需要經過選舉産生;但至少,它需要民眾的默許。允許人民在一定的範圍內質疑現狀,為不滿與異議提供發泄的出口,實際上有助於其體系的長治久安。

  由於民眾的要求,中國公民有了更大的---儘管變幻莫測的---自由空間可以批評低級官員或追究他們的責任、參與公共事務、辯論理念和參加新興公民社會。

  霍普説:“人們只要不觸及底線,很多事都可以做。”

  “做批判者很容易,但也許你會無法改變社會。而如果你身在體系之中,就可以比在體系之外做更多的事。"她説道,"學生們能看到黨的問題,但仍舊認為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能發展得更好。他們想加入到體系中去,或許能産生些微小的改變。也許有人在內心深處有權力欲的動機,但很多人真的是想做些什麼改變國家。”

  領導能力得到人民認可

  她認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説首要的是資訊自由與法治。只有少數人期望多黨競選制度:"中國民眾不希望走西方的道路,而是希望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恢復社會正義。"

  亞洲民主動態調查有關政治態度的最新研究獲得驚人的發現:在中國大陸,53.8%的人選擇民主體制。之後又有更令人意外的發現:當問及現在的民主狀況時,如果從1到10進行打分,中國人認為自己國家的得分是7.22---在亞洲名列第三,遠高於日本、菲律賓和韓國。

  時天津(音)博士得出結論認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使人們以不同的方式理解民主,這就使中國政權有很大的騰挪空間。"

  使一些西方觀察家迷惑不解的是,中國領導人在黨代會上的講話提到民主這個字眼達60多次。跟中國官員一起努力改善選舉和公民教育的卡特中心中國項目的劉亞偉(音)博士説:"他們喜歡談論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我的問題是,沒人能提供這種民主的定義。"

  “如果你看一看公民活動的情況,如果你看一看網路上發生的情況,如果你看一看中國60萬個村莊(基層選舉)的情況,它們似乎都表明,從高層,更重要的是從底層,有一種要求進行政治改革的願望。”

  中國民眾抱怨官員腐敗、效率低下。但是,正如政府提醒他們的那樣,多黨選舉並不能保證善治或穩定。在經歷了幾十年的動蕩之後,很多人似乎樂意滿足於安定的生活和經濟上的富足---至少在眼前。並沒有什麼跡象表明,當前的經濟危機會帶來廣泛的社會群體事件,更不用説公開對政府的反對了。

  蒂娜誠懇地説:“從基本上講,我認為他們幹得很出色。”

  “中國很大,但不富裕。中國的領導人讓中國得以快速發展。我關注了倫敦的G20峰會,為我們的政府感到自豪。外國真心希望中國能提供幫助。”

  “也許有人會説,哦,中國,沒有自由。但是,要做到盡善盡美是不容易的。”(編輯:陶志彭)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