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歷史一直是法國政界一個敏感的議題。法國政府曾就此做出道歉,但從未使用“反人類罪”一詞。馬克龍此言一齣,立即引起輿論鼎沸。勒龐的國民陣線趁機對他發難稱:“馬克龍在國外説出貶損法國的話,他居然還想成為法國的總統!簡直不可思議。”法國BFM電視臺稱,上週六在土倫市舉行的競選集會上,上百名示威者在場外大喊“馬克龍,叛國”抗議,現場800個空位與之前里昂集會爆滿的場景形成強烈對比。
19日,法國多地爆發“反腐”集會。集會人群對菲永、勒龐等候選每人平均表達不滿情緒。面對今年撲朔迷離的選情,不少法國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真的不知道投誰的票,所有候選人都不是那麼乾淨,這將是他們最難做決定的一次。
法國總統大選為全民直接普選,共有兩輪。第一輪得票率超過有效票數50%的人直接當選,否則由第一輪得票數最高的前兩位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投票,得票相對多者當選。在第一輪選舉中,選民可以完全根據意識形態來投票,也被稱為用“心”投票,極端者往往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選票。不過進入第二輪後,只剩兩名候選人,這給選民一個“再評估”的機會。因此選民多數是根據現實投票,選擇相對安全的候選人,也被稱為用“腦子”投票。這種情況下,在第一輪中投票支援不同主流候選人的選民,可以在第二輪聯合起來選擇比較符合主流的候選人。因此有人認為,法國的大選制度能有效防止極端勢力贏得總統寶座。民調機構Opnionway本週一發佈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目前勒龐仍以27%的支援率領先馬克龍(20%)和菲永(20%)。但該民調預測,不管在第二輪遇到馬克龍還是菲永,勒龐最終都會輸掉選舉。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