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11日下午2點46分,9級地震撼動日本列島,特大海嘯橫掃日本東北海岸,福島核泄漏事故重創日本社會。15850人死亡,3283人失蹤,佔日本國土面積約3%的地域受困于核污染,全毀建築38萬棟以上,基礎設施受損16.9萬億日元,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造成的影響難以估計。
現在時間過了一年,日本經濟總算挺了過來,産業供應鏈得以恢復,生産運轉正常。專家預測,在復興需求的拉動下,日本經濟可能會轉入正增長。然而,災區的重建卻進展緩慢,《經濟參考報》記者造訪災區看到的依然是滿目瘡痍,經濟發展前景不明。
廢墟如山阻礙重建進程
一項民調顯示,超過86%的市區擔心焚燒廢墟會導致放射性物質擴散,因此不願接納災區廢墟。
在日本地震災區,隨處可以看到堆成小山的廢墟瓦礫。在宮城縣的女川町,這樣的瓦礫堆有好幾座,在岩手縣的陸前高田市,瓦礫堆有好幾個足球場大,工人們操作建築機械對瓦礫垃圾進行分類,據日本環境省推算,海嘯沖毀的房屋廢墟為2252.8萬噸,到2月20日,完成分類的瓦礫僅為117.6萬噸,佔5%多一點,政府原計劃到2014年清除所有廢墟瓦礫,現在看來很難完成。
拋開政策不利、資金短缺不談,當前,妨礙災區重建工作的最大阻力,就是眼前一堆堆無法處理的廢墟瓦礫。沒有人願意在一片狼藉的廢墟堆上重建家園,遍佈東北災區的廢墟堆如未能及時清理,震後重建只能是紙上談兵。
為此,野田佳彥首相號召全國各都道府縣給予合作,日本環境省也站出來鼓勁。“為促進災後復興,必須跨越這樣的障礙”——日本環境省製作的巨幅跨版公益廣告刊登在3月6日的《朝日新聞》。紙面上,是一張鋪天蓋地的災難廢墟照片,地點,宮城縣石卷市,攝于2012年2月24日。廢墟堆的下方,環境省用近乎乞求的語氣呼籲——為了早日實現東北災區復興,懇請日本其他地區接受和幫助處理宮城縣和岩手縣的災難廢墟。
據估算,岩手縣的災難廢墟是該縣11年的垃圾量,宮城縣更多,為19年。日本垃圾分可燃、不可燃和再利用資源三種,可燃垃圾要焚燒處理,不可燃垃圾要掩埋,可利用資源要重新加工,分類工作量很大,災區明顯人手不足,而僅靠災區自行處理,也難以消化。
但到目前為止,只有青森縣、山形縣及東京開始接收和處理災區廢墟,其他地區行動遲緩。一項民調顯示,超過86%的市區町村地方自治體由於擔心焚燒廢墟會導致放射性物質擴散,不願接納災區廢墟。秋田、群馬、埼玉、神奈川、富山、石川和大阪7府縣目前表示對此進行研究,但這11個地方能夠接受的垃圾量僅有83噸,離需要處理的垃圾量差距很大。另有29個道縣不表態,還有5個縣明確表示反對。
同意接收垃圾的地方政府大多數有附加條件,要自行設定放射性物質的標準,核反應爐限制法規定,核電站産生的垃圾再利用的標準是放射性物質每公斤在100貝克勒爾以下,而在震災後環境省規定,每公斤含放射性物質8000貝克勒爾的垃圾灰可以和一般垃圾一樣掩埋,對此,國民普遍不予認同。災區的垃圾大多遭受核污染,很難達到各縣規定的標準,另外即使地方政府知事同意,居民不同意也會遇到麻煩,神奈川縣黑岩佑治知事雖然點頭同意,但一些居民堅決反對,在黑岩知事親自出席的説明會上,不少人提出:“如果小孩得了癌症怎麼辦?”黑岩無言以對。
大地震發生後,日本全國掀起了支援災區的熱潮,“紐帶”成為當時全社會的共同口號。然而,“紐帶”的價值如今備受質疑。
野田首相3月11日呼籲地方政府和公眾克服困難,加快“3 11”大地震和海嘯災後重建步伐。野田在首相府舉行新聞發佈會時提醒公眾日本依然面臨嚴峻考驗。“我懇請公眾認識到,每個人都應直接參與重建……災難來襲時,人們相互幫助,贏得外界稱讚。日本眼下再次面臨考驗。”野田説,希望“災難發生當天出生的嬰兒10歲時”,災區完成重建,實現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