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盲人蔡聰:我們走在盲道上就像走在沒有路標的馬路上一樣

2017年04月18日 09:37:2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如今,在一些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隨處可見,卻很少能真正看到殘障人士的身影。當前我們的無障礙設施在使用上存在哪些問題?殘障人士不願走出家門的原因是什麼?為此,記者採訪了有人公益基金會殘障項目總監、盲人蔡聰。

  中國青年報:您是怎麼理解無障礙設施的?

  蔡聰:很多人在潛意識裏,認為無障礙設施是殘障人士專用的,就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有些人會把它當成一種額外的事情,認為與大多數人沒有關係,有的還會修在很偏僻的地方,給殘障人士造成一種疏離感。

  有些無障礙設施是專門針對某些群體而建的,比如盲道。但有些其實是針對所有人的,比如坡道,任何一個人在平時都可能會用到:腿腳受傷的人、推嬰兒車的媽媽、腿腳不便的老人等。常見的無障礙衛生間也是一樣,裏面有足夠大的空間,比如推著嬰兒車的媽媽或帶著很多行李的人就會用到。這類設施能方便所有人,不僅是殘障人士。

  中國青年報:目前我們的無障礙設施存在什麼問題?

  蔡聰:目前,一些無障礙設施在設計上沒有將實際問題考慮全面。就拿盲道來説,它的作用應該是幫助盲人在馬路上行走,提供資訊。但目前盲道不能起到這個作用,盲人走在盲道上就像走在一個沒有任何路標的馬路上一樣,不知道這條路通往何處。

  地鐵站裏也是這種情況,盲道修得非常好,可是它到底往哪兒去呢?不知道。再如為盲人專門設計的手機,有些因為盲人看不見就設計成沒有螢幕的,這樣的設計是不合理的,一旦盲人需要他人幫助,這樣的手機別人是用不了的。

  中國青年報:我們發現,不少無障礙設施被人為關閉,並沒起到作用,您怎麼看這個現象?

  蔡聰:大家出行時會經常遇到一些無障礙設施被鎖起來或被佔用,像無障礙廁所、無障礙電梯、無障礙坡道,“基本沒人用”。我認為一方面是管理人員的認知問題,另一方面我國的一些殘障人士很少出行,談不上使用。

  平時沒有人用,就人為關閉,當有人真正要用的時候,這種行為又把他們拒絕在外了。在我看來,無障礙設施是一個建築必備的東西,不是額外的負擔。

  中國青年報:您認為阻礙殘障人士出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蔡聰:我們無障礙設施的環境建設不到位,或者説,到處都是障礙,這是一個原因,但我認為在現階段,它不是最嚴重的。

  我曾經跟很多殘障人士探討過這個問題。我問一群在盲人按摩店裏工作生活的盲人:“一年到頭三百六十五天,你們為什麼不出去?”他們大都反問我一句:“我出去能幹什麼呢?”我認為背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社會觀念。有時候殘障人士出門在外會感受到周圍異樣的目光,甚至整個社會觀念的排斥。當他們參與主流活動的時候,會感到被隔離,不知道怎樣參與進去。久而久之,他們自己也以為沒有辦法參與社會活動,就不會想出來了。我們要完善社會的物質環境,同時也要改變人們的態度。

  中國青年報:您是説社會觀念需要改變?

  蔡聰:對,很多人習慣説“殘廢”這個詞,會潛意識地認為,人一旦殘了,這輩子就完了,“你是一個悲劇”,認為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實際上不是的,能做的還有很多,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還是很大。人們應該打破關於殘障的刻板印象,它只是一個特點,它不是一個悲劇。

  我們現在鼓勵大家用“殘障”來代表這一類群體,當然,這不一定是最好的,但這是一個發展過程。“殘”代表的是傷殘本身的一種狀態,“障”就是來源於社會,是物理障礙和環境障礙。

  最初,我們用的是“殘廢”,認為“殘”了就“廢”掉了。後來用“殘疾”,因為它是一種疾病,可能是一種病態的、不正常的。面對疾病,我們需要去糾正、治療來達到康復,但沒有解決一個問題:如果沒有辦法把他變成所謂的“正常”,接下來該怎麼辦?順著這個思路下去,可能就覺得“不正常”,需要被特殊化地對待。當然,這可能只是部分人群的認知,但需要做大量的宣傳去改變人們的這種意識。

  中國青年報:您和團隊做過哪些事情幫助殘障人士?

  蔡聰:我們做過很多這方面的工作。比如支援當地機構為殘障人士提供志願者服務,為盲人做無障礙的電子圖書,為進入普通大學的盲人學生做教材,教他們如何使用手機、如何自主生活等。

  我們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去倡導、去教育,做殘障社群的啟蒙和支援。這裡會涉及三個層面的群體:公眾是一個層面,利益相關者是一個層面,殘障社群及其家長是一個層面。首先殘障的小夥伴們要能自我接納、自我認同然後相信自己,更積極地去生活,甚至站出來和我們一起工作;對於公眾,我們希望大家慢慢去了解,接納殘障人的各種各樣的可能;最後是利益相關者,比如律師、記者、程式員、建築師、教師等群體。如果這些行業的人能夠理解什麼是殘障,通過他們的工作就能給殘障人士帶來很多變化。比如律師,他們能在法律援助、立法、法律和公約的匹配等方面作出努力。

  此外,我們希望社會和企業為殘障人創造更多工作的機會,提升他們工作技能並促進他們通過工作去融入社會。在這方面,我們組建了盲人呼叫中心,培訓盲人做速錄,培訓聽力障礙人士、肢體障礙人士做大數據遠端的資訊處理、前端處理等。

  中國青年報:您認為,整個社會還需要從哪些方面來努力?

  蔡聰:我非常希望大家能從觀念上做出改變。有人曾説過:一個真正的文明社會是,馬路上有各種各樣的人走過,一個坐輪椅的人從你旁邊走過你不會好奇地看他,你只會把他當成社會中最普通的一員。你不用去過度猜測他經歷了什麼苦難,或者覺得他有什麼超能力,也不用認為他這個樣子什麼都做不了,他就是普通的一員,如果他需要幫助,那你就給他提供支援,如果他不需要幫助,就給予他尊重。

  這需要一個過程,可以先從理解和接納他們的存在開始,希望大家能夠願意多與殘障人士交流,去了解他們的生活、工作,了解他們最真實的一面,而不只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面。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