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北京食藥局:不存在“塑膠薄膜製作紫菜”
法制網北京2月26日訊 記者王開廣近日,網上瘋傳“撕不爛的紫菜是塑膠薄膜做成”的視頻。對此,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辟謠稱,根據檢測結果,送檢的45個紫菜樣品均未發現網傳視頻所説的用塑膠袋造假問題,蓄意使用廢棄塑膠製成紫菜的問題應該不存在。
據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耿健強介紹,根據前期相關單位和媒體對於“假紫菜”的辟謠,主要有水泡法、燃燒法、手撕法、水煮法4種簡單易行的方法。為進一步驗證“塑膠薄膜做紫菜不靠譜”,中心在實驗室進行了檢測。
耿健強介紹説,為使樣本更具隨機性、覆蓋範圍更廣,檢測過程更透明,在北京市食藥監局組織下,來自北京市7家不同媒體的記者組成採購小分隊,各自從不同區域、不同規模的商超、便利店、食雜店和農貿市場隨機購買紫菜,共計購買來自25家生産企業涉及22個不同品牌的紫菜樣品35個。再加上中心自行採購的9個紫菜樣品,以及門頭溝區熱心群眾送來的1個紫菜樣品,本次檢驗紫菜樣品共計45個,另有3個塑膠薄膜樣品。
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吳燕濤博士介紹説,綜合考慮紫菜和塑膠袋的品質特性以及兩者的差異性,中心制定了紫菜鑒別方案。利用氨基酸分析儀、紅外光譜儀、掃描電鏡等先進技術手段,對45個紫菜樣品進行了真偽鑒別和具有一定特徵成分的檢測。目前未發現樣本中存在塑膠薄膜制假的現象。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