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介入調查造謠案
為什麼有些紫菜又硬又難嚼?紫菜真的是塑膠做的嗎?2月21日,30多家晉江紫菜企業代表草擬了一份聯合報告,向晉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彙報了此次謠言風波的來龍去脈、損失情況和應對訴求。在這些專門從事紫菜生産加工行業的業內人士看來,紫菜一年中不同生長時期口感和品質差別較大,收割期越往後口感越老,視頻中極有可能是最後一次收割的紫菜。此外,從經濟價值角度考慮,紫菜本身價格不高,用塑膠造假成本高,日常食用被識破的風險高,造假意義不大。
這幾十家紫菜企業一致請求政府相關部門果斷採取措施,包括正面辟謠或協調公安機關快速介入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制止視頻謠言傳播,維護紫菜産業良好發展環境。
近日,晉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人員對受“塑膠紫菜”事件影響的紫菜公司開展現場抽樣檢查。通過現場檢查,晉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未發現企業摻雜使用塑膠或塑膠製品。
據了解,刑法明確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資訊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資訊,故意在資訊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目前,晉江警方已鎖定兩名謠言發佈者,正對案件事實和證據進行初步審查,一旦查實將對造謠者追究刑事責任。(本報記者王瑩)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