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大多已結婚生子,有公婆幫著照看孩子,他們只管按部就班工作,享受著幸福甜蜜的生活。然而,壽光市雙王城生態經濟園區南木橋村29歲的張敏敏卻無法感受到這種來自家庭的幸福,她目前的情況是:家有81歲的老婆婆(當地方言用法,即公公的媽媽),61歲的殘疾公公,還有左腿被截肢的老公和年幼的孩子。家庭屢遭不幸,這個80後的女子不離不棄,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了整個家。
1.丈夫遇車禍遭截肢,身懷六甲的她堅強撐起家
在去張敏敏家路上,筆者想像著這個飽受挫折的女子是怎樣一副憔悴的面容,可當見到她時,她樸實的笑容,樂觀的心態,完全顛覆了原來的想像。
張敏敏照顧奶奶。圖片來源:濰坊文明網
2007年,張敏敏畢業後出來打工,認識了為人厚道的李小亮,兩人情投意合。1年後,當張敏敏將兩人關係告訴家人時,卻遭到了張敏敏家人的強烈反對。李小亮的父親身患殘疾,母親在他8個月的時候離家出走,家裏還有一個年邁的奶奶,5間平房是全部家當,家境窘迫而艱難。憑著李小亮的善良和對自己的好,張敏敏不顧家人反對,2008年與李小亮結婚,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小家庭。
結婚一年後,張敏敏懷孕了,李小亮更是將張敏敏捧在了手心裏,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中,等待孩子的出生。可世事難料,2009年臘月,張敏敏懷孕8個月的時候,李小亮在去上班的路上出了車禍,左腿截肢。
一夜之間從正常人變成了殘疾人,李小亮難以接受這個現實。走出手術室的那一刻,他甚至對張敏敏説:“以後我照顧不了你了,你離開這個家吧。”這對於當時已經懷孕8個多月的張敏敏來説,仿佛天都要塌了下來,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為了不讓娘家人擔心,她一直將這件事瞞著母親,一個人默默承受了這一切。醫生告訴她,丈夫以後可以安裝假肢,張敏敏看到了一絲希望,她堅定留了下來。
“當時摔得比較嚴重,左小腿幾乎脫離大腿。”李小亮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還忍不住掉眼淚。“丈夫説的那一句話,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你快走吧!留在這個家裏只會讓你受苦……’”回想起這些話,張敏敏有些哽咽。
怕娘家人擔心,要強的張敏敏沒有將這件事馬上告訴遠在德州的他們,而是選擇一個人默默承受這一切。她挺著大肚子,白天一刻不離的守著丈夫,晚上還要起來為丈夫翻身、按摩十幾次;40多天裏,她整個人足足瘦了10幾斤……然而為了這個家,為了還未出生的孩子,她掩蓋著自己脆弱的心,躲在門外偷偷掉眼淚,卻將堅強留給了丈夫。
在醫院裏的40多天,張敏敏因勞累過度,造成嚴重營養不良,幾次暈倒在病床前。但她始終沒敢將真相告訴自己的父母,直到丈夫出院,她才説了實話。“父母連夜趕了過來,他們對我説,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在這個時候要照顧好這個家庭。”父母的話給了張敏敏莫大的支援。
2.獨自操持5畝棉花地,省吃儉用為家人撐起一片天
李小亮出院後20多天,兒子出生了。那段日子對張敏敏來説就是煎熬,別人的孩子出生後都喝著幾百元一袋的奶粉,她的孩子卻喝著幾十塊錢一箱的牛奶;因為沒人照看孩子,她每天出門前將大門緊鎖,讓孩子在家裏自己玩……
禍不單行,小亮出院後不久,公公又不小心摔倒住進了醫院,兩人前後花了近20萬元的醫療費,讓這個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為了賺錢養活一家人,張敏敏剛出月子,就到附近工廠裏打零工。孩子大點以後,她承包了5畝棉花地,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做飯,再下地幹活。長這麼大,張敏敏從沒種過棉花,何況活都是她一個人的,她只能先到別人家的地裏看、學,再到自家田裏種。
張敏敏當選2014年感動壽光年度人物。圖片來源:濰坊文明網
平時,她總是趕在黎明前來到棉花地,一待就是一整天,午飯是早上帶來了饅頭和鹹菜。棉花成長期,40多斤的噴霧器一背就是一上午,在她的肩上留下了深深的淤青,很痛,她還是咬著牙堅持。到了棉花收穫的季節,別人家都會雇人採摘,而張敏敏為了節省費用,從不捨得雇人,一個人起早貪黑地忙活,即便這樣她也要連續撿拾3個多月。
張敏敏説,自己從不覺得辛苦,只是不忍心看到兒子跟著受罪。兒子小的時候沒人幫著照看,她就帶著兒子去棉花地裏幹活。在一望無際的棉花地裏,她一會彎下腰幹活,一會再回頭看一下地頭自己玩耍的兒子。夏天傍晚回到家,兒子經常被蚊子咬的滿頭都是包,張敏敏看在眼裏疼在心裏。“自己苦點累點都沒什麼,就是看到孩子跟著受罪,心裏不是滋味。”
站在一望無際的棉花地裏,未來的日子有多迷茫,然而為了給家人一個堅強的臂膀,張敏敏只能將眼淚寄託在這棉花地中。
白天,5畝多地的農活要幹,晚上儘管她已經非常累了,但她還支撐著給丈夫按摩,陪著丈夫做康復訓練。年邁的老婆婆意識有些模糊,一日三餐頭一碗飯,她都會端到老婆婆面前;公公患有高血壓,常年吃藥,每天早上,她都不忘把藥和熱水放在桌子上。多年來,這些看似平凡簡單的舉動,早已經成了習慣。
為了這個家,張敏敏省吃儉用,甚至連續3年都沒給自己買過一件新衣服,她辛苦忙碌,因此比同齡人顯得更為蒼老、憔悴。“有時候孩子的衣服確實破得沒法穿了,我就帶著他到集市上挑一件最便宜的。我也很想給自己買一件,但是想想還沒還上債,又不捨得買了。”張敏敏説,那幾年穿的很多衣服都是結婚之前買的。
2013年春節,張敏敏回德州老家,穿的還是結婚前買的衣服。“母親一看,心疼得流下了眼淚,便去給我買了一件新衣服。”張敏敏説。
3.苦日子總會過去的,只要家人在希望就在
除了地裏的活,張敏敏還要照顧一家老小。奶奶生活不能自理,公公自幼患有小兒麻痹症,行走不便,丈夫左小腿截肢,無法正常行走,年幼的兒子還要上學,他們都離不開張敏敏的照料。
特別是丈夫李小亮自從殘疾之後,他變得不善言辭,每天不願意出門,張敏敏每天安慰丈夫,鼓勵丈夫振作起來。她依舊相信,只要丈夫安上假肢能行走,多多少少能幫自己分擔重擔。可安上假肢後的丈夫只能幹輕活,外出找了很多工作,用人單位都因其殘疾而拒絕了他,養家的重擔依然落在張敏敏一個人身上。
“這幾年過得確實很苦,有的時候確實承受不了了,想過放棄。但看看孩子,又覺得不能這麼放棄。”張敏敏説,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家裏的生活能有所好轉,兒子儘快長大成人。
2014年年底,丈夫李小亮安裝了假肢,張敏敏便籌劃著要幹點什麼。張敏敏知道,只有讓丈夫忙碌起來,才能幫他更好地“站”起來,也只有勞作,才能讓家庭更好一些。想來想去,張敏敏決定新建一個鴨棚。在眾多愛心人士的幫助下,鴨棚順利建成,並在今年端午節期間上了5600隻鴨苗。
鴨苗剛剛進棚,一切管理工作都要從頭學起,張敏敏和李小亮乾脆把床搬進了鴨棚,吃住都在鴨棚裏。為了減輕勞動強度,天成集團幫助張敏敏在大棚裏安裝了全自動上料線,行動不便的李小亮也能獨自操作。建起鴨棚後,張敏敏每天早上4點起床,去棉花地裏拔草、打藥,8點鐘再去鴨棚,中午回去給公公和老婆婆做飯,傍晚,她還要去學校接兒子回家……儘管比以前更累了,但張敏敏和李小亮充滿了希望,幹勁十足。
如今在張敏敏的鼓勵下,丈夫勇敢走出了家門,找回了對生活的信心。老婆婆看到孫媳這樣好,時不時地露出喜悅的笑容。隨著老婆婆和公公年紀越來越大,身體大不如以前,老婆婆每天守著家,公公只能替自己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對於張敏敏來説,這樣已足矣。就在前不久,她的三嬸因病住院,張敏敏主動提出自己抽時間照顧三嬸。她在醫院一待就是一週,每天晚上不能睡覺,為三嬸按摩……這一切她都心甘情願,因為他們都是自己最親的長輩。
都説80後是不能吃苦的一代人,張敏敏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80後女子的堅強與堅韌。結婚7年來,張敏敏經歷的是一次次生活上的挑戰,她的生活節奏一直像陀螺樣高速運轉,從沒有歇息一天。但至始至終,她用博大的愛呵護著家人,不曾抱怨過一句。“家人在,家就在。家人能夠平平安安,健康快樂,就是我最大的心願。”張敏敏笑著説。
(本網根據《中國好人榜——張敏敏》、《“好媳婦”張敏敏 80後女子柔肩撐起多難之家》等稿件綜合,感謝濰坊文明網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是傳奇何須驚艷,不過家長裏短;有深情即是萬貫,哪怕數畝薄田。7年韶華如水,披星戴月;何懼隻身飄零,愛即是家。雪化了又融,草黃了又青,你操勞的歲月,是青春最美的風情。 生活中,平凡的我們,不需要什麼豪言壯語,不需要什麼驚天動地。我們應該向張敏敏學習,默默地、平凡地做好自己的事。讓我們祝福她,一切都會好起來。我們也同樣鼓勵自己,只要願意付出,只要心中有愛,我們都是幸福的。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