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老不能只靠“養兒”
費孝通曾將中國的農村養老概括為反饋模式,其核心是撫養與贍養之間的平衡。後者不僅包括經濟方面,還包括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不少專家認為,當前的農村養老已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這種平衡,贍養在代際關係中的分量越來越小,甚至形成了子輩對父輩的代際剝削。
根據西平縣民政局對於營村留守老人狀況的一次調研,60%的留守老人半個月以上才和子女通一次電話,通話時間不超過5分鐘,有10%的老人基本沒有和子女通過電話。大部分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就是在家看電視,甚至,有些老人家中連電視都沒有,過著“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農村老人日常從子女處獲得的經濟支援相當有限。據統計,除了吃穿用醫之外,34%的老人無法從子女處獲得額外的經濟支援,只有14%的老人每年從子女處獲得超過1000元的額外經濟支援。
為補貼家用,許多老人依然是家庭主要勞動力之一。據統計,143位老人中,有69%的老人仍下地幹活,還有46%的老人通過打零工、養殖等獲取額外的經濟收入。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