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好于“花甲”
出西平縣城十幾公里,緊挨著一大片麥田,就到了盆堯鎮于營村。整齊排列的樓房,平坦乾淨的水泥路,印證了當地幹部的説法——這是一個經濟條件中等的典型平原村莊。村裏年輕人不多,老人三三兩兩坐在路邊聊天,或在村口小賣部打牌。村支書張愛琳説,于營村有4542口人,老齡化率20%。這一數字高於西平縣17.3%和全國15.5%的老齡化水準。
此次記者走訪了其中的143位老人,從經濟收入、子女支援、孝順與否、健康狀況等幾個方面,對他們養老狀況進行了分析,其中,養老狀況良好的佔31%,養老狀況一般的佔48%,養老狀況糟糕的佔21%。
82歲的蔡桂枝頭髮花白,背也微駝。“這麼多房間,我想住哪個就住哪個,想去哪玩就去哪玩,想吃啥就吃啥,得勁著呢。”她坐在客廳沙發上,指著裝修考究的房間,樂呵呵地説,她有3個兒子,這是她小兒子的樓房,小兒子一家在山西做生意。
蔡桂枝看起來對自己的養老狀況比較滿意。類似蔡桂枝這樣年過75歲(含75歲)的高齡老人,相比75歲以下的低齡老人,對自身的養老狀況更為滿意。據統計,143位老人中,高齡老人共有50人,其中,養老狀況良好的有23人,佔46%,遠高於低齡老人25%的養老狀況良好率;養老狀況糟糕的只有3人,佔6%,遠低於低齡老人29%的養老狀況糟糕率。而在此次統計的養老狀況糟糕的30位老人中,高齡老人僅有3人,低齡老人則有27人;養老狀況良好的44位老人中,高齡老人有23人,佔52%。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