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鄭磊這幾天成了“網紅”。起因是他跟他帶的碩士生合寫了一篇論文準備在國內一家核心期刊發表,內容和格式都經過了編輯的審核,但是到了最後一步,期刊主編卻突然提出碩士生不能聯合署名,只能留下老師一個人的名字。幾番溝通未果後,鄭磊做出一個決定:“只要不讓學生署名,我就只能撤稿!”
6月15日,鄭磊毅然決然地撤稿了。有些鬱悶和不解的他將這次奇葩的經歷發到了朋友圈,沒想到卻收穫了300多個讚,還有“鄭老師,如果每個導師都能像您這樣想,並身體力行,中國的高等教育將會培養出很多大家,這不僅是對學生個體的尊重,也是對學術的尊重。請收下我的膝蓋”這樣的留言。意外成了網紅之後,鄭磊卻説,我只做了最基本的事情就火了,這是學術界的悲哀。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京某知名大學的研究生告訴北青報記者,雖然已經畢業一段時間了,但是要想取得研究生學位必須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一篇論文的規定讓他很難受。“核心期刊就那麼幾家,全國多少人在等,有的是博士生,還有的是高校的老師呢,排隊都排不過來。”這名學生告訴北青報記者。
為了能順利發表論文,學生們各有各的門路,最方便的辦法是“搬出指導老師這座大山”,在自己的論文前面加個老師的名字,借助一下老師的名氣。或者求老師幫忙發表,因為老師認識很多期刊的編輯。
對於這種現象,鄭磊説,這種“不看文章品質,只看出身”的做法,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無益。一個令人擔憂的現實是,年輕學者沒有名氣,發稿機會少。在鄭磊那篇撤稿的朋友圈留言裏,有學者稱別説一個研究生被歧視了,就是副教授也一樣被歧視。有些刊物發表不看內容,看重的卻是作者的名氣。
鄭磊認為發達國家長期使用的“匿名評審”制度或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方:作者將稿件投給某個核心期刊,決定這篇文章能否發表的並不應該是這個期刊的編輯,而是應該在編輯進行初步判斷後,隱匿作者姓名,分別把文章發送給3到5名業內專家,由專家出具評審意見。這一過程中,“雙盲”很重要——專家不知道文章是誰寫的,作者也不知道應邀參評的是哪幾位專家。稿件能不能發表全憑品質。
對話
鄭磊:決定撤稿是因為論文內容過硬
北青報:您這篇論文是什麼時候開始寫的,涉及什麼領域?
鄭磊:論文從去年12月份就開始寫了,做了快大半年,花了不少精力。論文是關於政府部門開放數據評估框架的。
北青報:您的碩士生也參與其中了麼?
鄭磊:是的,我的這個碩士生特別優秀,以本科專業排名前幾的身份保送研究生,她的研究能力不比博士生差。在寫論文的過程中,經常能給老師提出一些好的建議甚至質疑。研究過程中,我們是師生關係,但是就這篇論文來説,我們也是合作的關係。
北青報:那為何期刊編輯不給碩士生署名?
鄭磊:現在不少高校都對學生發表文章有要求,但不排除有的學生文章品質低,有的導師為了幫忙,把自己的文章挂上學生的名字。編輯覺得這樣的文章拉低了期刊的品質,我很能理解這樣的情況。在國外留學時,我的老師對我的一篇論文幫助很大,在發表前我邀請導師作為第二署名。但是老師拒絕了,她説你的研究成果就是你的。我回國後,也一直堅持用同樣的規則對待我的學生,無論他們是博士、碩士和還是本科,只要認真參與了研究,就一定會署上他們的名字,根據貢獻大小,不是第一署名就是第二署名。
北青報:在高校裏,有很多導師在發表論文的時候不給學生署名,或者學生的名字最多出現在文末的“致謝”中,這幾乎都成了潛規則。
鄭磊:這也觸及了我的底線。我不希望很多年後,我的學生想到我時,會覺得當年老師只是把他們當成學術工具。另外,在我教的學生中,即使是博士生畢業後也不一定繼續從事研究工作,如果他們在跟著我做研究的時候,知道學術是什麼,知道敬畏學術就行了。
本組文/本報記者 李仲虞
[責任編輯: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