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女當家 71.6%的人肯定身邊有杜拉拉
年輕人一定不要做“被幸福”的人,杜拉拉以很強的案例性,給每個普通人帶來了希望
一個姿色中上的普通職業女性,為了生活獨立打拼,不靠“關係”只靠自己的努力,成功打破了商界給女性設置的“玻璃天花板”……《杜拉拉升職記》從2008年問世起一直熱到現在,近來電影版和話劇版的《杜拉拉升職記》相繼出爐,電視劇版《杜拉拉升職記》也在近期完成拍攝,將在今年登陸電視熒屏。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網對1844人進行的調查發現,66.2%的人肯定杜拉拉是中國職場女性的榜樣;71.6%的人發現,周圍有不少像杜拉拉一樣的女性。被調查者中,86.3%的人知道杜拉拉,其中42.5%的人是聽別人説起,34.3%的人看過相關新聞,27.3%的人看過書,14.5%的人看過電影或話劇。
38.8%的人在杜拉拉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人們熱衷《杜拉拉升職記》的原因是什麼?調查中,67.3%的人是為了學習職場生存術,50.2%的人被她獨立奮鬥的精神打動,38.8%的人在杜拉拉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如果單純為了學習職場生存術,看一些經營管理的書就可以了。”《杜拉拉升職記》的責任編輯、北京博集天卷圖書發行有限公司的蔡明菲認為,很多人喜歡杜拉拉,除了小説的形式比較輕鬆,把一些職場規則故事化了,更多的人是被杜拉拉獨立奮鬥的精神打動,感覺就像自己的成長經歷一樣。
“這部小説適合不同閱歷的人閱讀。職場菜鳥可以學習一些知識性的東西。有幾年工作經驗的人,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職場中各方面的關係和處理這些關係的技巧。再老道一些的人,可以學學如何保留手下重要員工。”蔡明菲説,目前第一部的銷量超過150萬冊,第二部也賣了100多萬冊了,男女讀者的比例大概4:6。一些管理者甚至老總也愛看。像柳傳志,在接受採訪時就説過特別喜歡這本書,可以讓他了解下面的人是怎麼想的,在如何激勵下屬方面給了他一些參考。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佟新很喜歡杜拉拉這個職場形象,“小説展現了市場化條件下的職場以及競爭規則。”她認為,應當有更多的男人來讀這本書,那樣才會更多更好地理解今天的職業女性。她們和男性一樣,充滿著職業夢想,懂得競爭的技巧,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並且聰慧、自立、有擔當。
中産問題專家、獨立民生觀察家卞秉彬認為,不同於那些完美的職場“英雄”,一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杜拉拉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杜拉拉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強調個體精神,同時她又有迷茫,這促使她不斷去努力奮鬥、突破自我。杜拉拉也很可能受到其他國家年輕人的歡迎,因為國際化影響下的年輕人的精神訴求有很多共通之處。”
職場女性大多苦惱家庭工作難以兼顧
杜拉拉不靠關係、靠自身努力獲得了成功,讓北京市某保險公司職員陳曉燕感同身受,“幹保險,就是靠業績説話,誰做得好誰往上升。”雖然不會遭遇職場性別歧視,陳曉燕還是對家庭和工作的矛盾有點擔心,“我們公司很多女領導30多歲了還沒結婚,一是沒時間交男朋友,二是眼光高,年薪百萬了肯定要找和自己差不多的。還有很多女同事結了婚也不敢要孩子,生孩子期間就發一底薪,回來再從底層人員做起。現在社會壓力這麼大,真是兩難的選擇。”
目前職場女性的壓力主要有哪些?調查中,71.1%的人選擇“家庭和工作難以兼顧”。其次是“受到性別歧視,影響發展前途”,57.7%的人選擇此項。57.3%的人認為是“生育和升職的矛盾”。
接下來還有:難以應對辦公室政治(52.5%)、工作壓力比男性大(34.8%)、薪資待遇不如男性(34.5%)、性騷擾(35.2%)等。
佟新認為,面對巨大的職場壓力,年輕一代職場女性是堅韌的。她們的壓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這個時代的價值觀在不斷強化女性的家庭角色,工作和家庭皆優秀成為她們的自我要求;另一方面,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託兒制度、食堂制度等已經消失不見,作為母親或未來要做母親的人壓力更大。
卞秉彬指出,雖然社會對女性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但是職場對女性並未完全實現平等的重視、尊重和選用的優先權。“很多公司的普遍預期就是,女性一定在家庭上比事業上花費的時間更多,所以培訓、出國等投入不願意過多花在女員工身上。要獲得和男性相同的成功,女性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必須放大自己的能量和影響力。”
年輕人一定不要做“被幸福”的人
“面對性騷擾,她果斷地做出選擇,毫不拖泥帶水;面對責任,她義無反顧地承擔下來;面對勾心鬥角的伎倆,她了然于胸,有著對人性的基本判斷和智慧。”佟新説,年輕人可以向杜拉拉學習的,首先是真誠,再就是擔當,還有反思,永遠不盲目地行動。
從杜拉拉身上能學到什麼?調查顯示,67.4%的人學到了“奮鬥能為自己贏得經濟和人格獨立”;66.1%的人表示應該學習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技巧;53.9%的人認為杜拉拉靠努力獲得成功而不靠“關係”值得學習。
接下來還包括:“必須有大局觀和長遠眼光,才能把握大趨勢”(48.6%);“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同事溝通”(47.1%);“和上司保持一致”(29.0%)等。
在卞秉彬看來,杜拉拉以很強的案例性,給每個普通人帶來了希望。年輕人一定不要做“被幸福”的人,不要被動地等待他人的看重,而要主動去找、去得到、去影響。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杜拉拉採取了很多自己的策略和技巧,有很多原創性經驗,並非以往的勵志書和成功學所傳授的。“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所謂的規則之中,職場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出獨特的奮鬥經歷。”
“並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杜拉拉。”卞秉彬強調,在目前多元化的社會裏,年輕人尤其是女性在精神領域要有更高的自我認知,關鍵是你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杜拉拉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只有你自己才最重要。”
去年話劇《杜拉拉升職記》上映時,蔡明菲第一時間就去看了,她覺得話劇改編很有新意,對即將上映的電影和電視劇版也非常期待。與書不同,在話劇的結尾,杜拉拉為了愛情放棄了升職,和愛人一起坐在國外某個小島的熱氣球裏展望未來。“事業或者愛情,在現實中不同的人選擇會不一樣,有些人會為了愛情放棄升職,有些人也會一直堅持自己的事業,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