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才事業發展這10年:聚天下英才 築強國之基

2022-06-15 11:48: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

  光明日報記者 羅旭

  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技能人才總量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

  目前,我國人才資源總量已達1.75億人,穩居全球首位。

  2021年,我國研發人員總量預計為562萬人年,連續9年穩居世界首位。

  偉大事業呼喚人才,偉大時代造就人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面深入推進人才強國戰略,高瞻遠矚謀劃人才事業佈局,大刀闊斧改革創新,廣開進賢之路、廣聚天下英才,推動新時代人才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目前,我國人才資源總量已達1.75億人,人才資源規模、科技人力資源以及研發人員數量等指標居全球首位。2021年,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已從2012年的第34位快速上升到第12位。

  在實現中國夢“關鍵一程”上,人才對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前所未有,中華大地正成為各類人才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熱土。

  新思想指引人才強國建設步入快車道

  2022年5月14日,中國商飛公司即將交付的首架C919大飛機圓滿完成首飛試驗。國産大飛機事業的喜人成就,離不開大批頂尖人才的持續愛國奮鬥,折射著我國人才驅動創新發展的光輝歷程。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我們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2013年10月,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週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時代發展大勢作出科學判斷,深刻闡明瞭人才工作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之間的內在聯繫。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民族復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高度,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持續釋放加強人才工作的強烈信號,推動我國人才事業蓬勃發展,不斷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

  10年來,我國科技工作者奮力攻關,科技成果不斷涌現,自主研發的大量先進技術裝備和系統進入實用,成為推進産業快速升級的“利器”。超級電腦、高速鐵路、智慧電網、第四代核電、特高壓輸電技術等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加快建立人才資源競爭優勢。”2021年9月,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才工作重要性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及人才頻率之高,對人才事業思慮之遠,凸顯了人才事業和人才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分量之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許耀桐説,“這些關於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人才理論寶庫,寫就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人才篇’,指引人才強國建設步入快車道。”

  春風護航,飛舟破浪。這10年,是我國人才事業發展最快、科技實力進步最大的10年,建成了一大批世界級的工程。北斗衛星全球組網、“天問”探火星、“嫦娥”登月球、“神十三”和“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神十四”成功飛天,“天鯤號”、“深海勇士”號、“奮鬥者”號、“海鬥一號”相繼研製成功,中國高鐵、中國大壩、中國橋梁、中國港口更是成為享譽全球的“中國名片”。

  體制機制改革讓“人才紅利”加速釋放

  “決不能讓科技人員把大量時間花在一些無謂的迎來送往活動上,花在不必要的評審評價活動上,花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種種活動上!”在2021年5月28日召開的“科技三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番話,引來臺下掌聲雷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才事業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反覆強調要建立集聚人才的體制機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一場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大幕,在中華大地徐徐拉開。2016年,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全面發力加快推進人才培養、評價、流動、激勵、引進等關鍵環節改革,為人才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在中央政策指引下,北京市佈局和培育了北京量子資訊科學研究院、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北京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等一批高水準國際化的新型研發機構,在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做出有益探索,成功激發和凝聚科學家精神,讓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倍增。

  首次發現超導塊體內的馬約拉納任意子、抗腫瘤創新藥全球首發、世界最大的超大規模人工智慧模型發佈……越來越多的“全球首例”“世界紀錄”在北京這片科研沃土誕生。

  春來無處不花香。黨中央的運籌謀劃,帶動各地各部門積極推動人才工作領域改革,以政策突破促進體制機制創新。2017年,國家外國專家局等三部門啟動實施人才簽證制度,為高層次人才來華開闢“綠色通道”。2018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提高評價的針對性和精準性。2019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破除妨礙人才流動的障礙和制度藩籬。2021年,國辦印發《關於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經費管理自主權,為創新“鬆綁”。

  體制新,人才聚;機制順,活力增。從2018年開始,廣西賀州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富礦,創新推出“科研、孵化在大灣區,轉化、生産在賀州”的“人才飛地”,成功破解欠發達後發展地區引智瓶頸,柔性引進15位院士、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52位國家級重點項目專家人才,成功吸引“孔雀西南飛”。

  持續深入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育才、引才、聚才、用才打牢了堅實基礎,彰顯了黨和國家識才愛才用才容才的誠意,人才引擎為推進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澎湃動力,有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新征程吸引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

  2020年9月11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習近平總書記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面對面交流,就“十四五”規劃建議聽取意見建議。這是一場凝心聚力的動員會。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更須匯聚起包括廣大科學家在內的各類人才的合力。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在2018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建設一支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隊伍。

  人才隊伍建設,是人才工作的中心環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科技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親自領導、親自部署,許多重大科技體制改革議題都指向激發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

  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劉興勝,親眼見證了這一歷史性變革過程。2018年,他創辦的炬光科技成為首家在材料處理與增材製造領域獲得“光電子行業的奧斯卡”——棱鏡獎(Prism Awards)的中國公司。

  “炬光科技雖處於西北地區,但在黨和國家人才政策的鼎力支援下,成功會聚了眾多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跨國研發合作能力的專家,為企業保持行業前沿科研實力提供了源頭活水。”劉興勝説。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10154.5萬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2021年,全國研發人員總量預計為562萬人年,穩居世界第1位。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技能人才總量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

  當“中國號”巨輪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加速航行,人才發展對於國計民生和民族復興的重要意義也有了更深刻、更真切的體現。在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上,不僅有各種最新科研成果,其逃逸系統固體發動機的燃料藥面,也離不開“大國工匠”徐立平團隊的精雕細刻。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累計輸出各類人才超1.3萬人,有效推動和支撐了區域産業發展。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草原牧場,近300名涉農涉牧科技特派員來到牧民身邊提供專業化服務,以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從高端領軍人才,到技能人才、鄉土人才;從自然科學人才,到哲學社會科學人才、文藝人才;從本土培養人才,到海外引進人才……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門堅持“高端引領、整體開發”,不同專業特長、不同職業崗位、不同能力水準的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長。各類人才日益與黨和國家事業同頻共振,源源不斷的人才優勢正加速轉化為澎湃不竭的發展優勢。

  韆鞦基業,人才為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歸根結底靠人才、靠創新、靠科技。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日益壯大的人才大軍必將以自立自強的磅薄偉力,驅動中國號巨輪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加速前行。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