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上海戰疫錄)長時間居家如何少焦慮?社區心理諮詢師建議居民穿上“心理防護服”

2022-05-10 10:5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上海5月9日電 題:長時間居家如何少焦慮?社區心理諮詢師建議居民穿上“心理防護服”

  中新網記者 鄭瑩瑩

  在上海黃浦區的五里橋街道,有一支“心靈港灣”青年志願服務隊。自3月中旬以來,隊長楊永青帶領20多名有心理諮詢資質的志願者,為社區居民疏導焦慮情緒。中新網記者日前線上採訪了楊永青,了解近期社區居民的心理疏導要點,以惠及更多受眾。

  適當運動 在家進行場景分區

  楊永青建議,不管是“上班族”還是“上學族”,早上起來,先做運動,因為正常上班(上學),是有運動量的,比如要擠地鐵、要開車,而現在居家沒有消耗量,因此需要去喚醒身體的機能,然後再開始一天的工作(網課),“該喝咖啡的喝咖啡,該喝下午茶的喝下午茶,把自己的作息時間調整回來,逐步恢復到常態化的工作(學習)上。”

  長時間居家,大家的狀態與平日不同。楊永青建議居民在家進行場景的分區,比如學習區、工作區、休息區。另外,他表示,做計劃也是緩解焦慮的有效手段,建議大家拿出紙和筆,實實在在地寫下計劃,讓目標明確化、可執行化,這也能幫助大家對未來的生活建立信心。

  對積極信號“視而不見”?

  早在3月中旬,“心靈港灣”青年志願服務隊就開始給五里橋街道的居民做心理輔導。楊永青告訴中新網記者,其實相比2020年時,大家現在可以説是疫情第二階段的心理狀態,“焦慮感、心理耐受性都到了一個臨界值。”

  他表示,尤其到了疫情後期,人們好似看到了希望,但不太敢相信希望,“大家的分辨能力、認知水準,因受到較長時間的情緒干擾,而被動下降了。”

  他解釋,長時間的負性情緒堆積,讓我們産生了另一種“適應性”;具體而言,3周至4周的時間,就會改變一個人的心理適應狀態,比如産生對情景的同化,“由於一直處於高焦慮、不確定的狀態,我們可能會對正向的資訊、積極的信號自動‘避而不見’,而擇取負向資訊去關注。”

  避免“二次心理傷害”

  楊永青在多次心理疏導中都跟居民強調:不要讓疫情的被動傷害,因我們情緒波動,造成主動的“二次傷害”。

  他説,疫情的危機並不受我們主觀意願的控制,這是一種被動傷害,在被動傷害時,我們可能會有一些應對方法;但如果大家的情緒處於比較激動、焦慮或抑鬱的狀態,就會使我們受到情緒對自身造成的“二次傷害”,“人的情緒,其實跟情景刺激有強關聯。建議大家不要過於關注負面的資訊。”

  穿上“心理防護服”

  楊永青説,由於長時間的心理疲勞和消耗,讓我們變成了一個低自我效能者,“這種低自我效能者往往會以負性情緒先驅,從而産生一些自我否定等狀態,比如這個我做不到,那個又是一個不好的信號。”

  要如何改變這種狀態?他説,我們必須告訴自己,生活不是只有疫情;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讓自己逐步恢復到正常的狀態。比如説,大家可以做一件最簡單的事情——朋友圈可以開始發美食、發夏天了,而不是只聚焦疫情。“你要讓自己的生活恢復,要給自己一個‘強植入’的觀念,疫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疫情也終將會結束。”他説。同時,他表示,陪伴或許是最好的“解藥”,希望大家多和家人、朋友溝通。

  他建議大家從整個人生的角度、站高一點來看這段時間,“你得明白你的人生目標,不會因為這三年而完全改變。你現在實踐不了的事,也許明年、後年可以實施。疫情只是你人生中的一塊石頭,如果你倒下,它就是一塊巨石,如果你跨過去,它就是一塊小石子。”(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