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我們向世界兌現了承諾

2022-02-23 11:21: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一簇微火,燭照天地。從奧林匹克長河上眺望,這束“希望之光”直抵人心。

  從立春日“一片雪花”起筆,到臨別時“折柳寄情”收筆,一幅關於拼搏與夢想、團結與和平的冰雪畫卷,伴著“雙奧之城”的榮光,滿懷“一起向未來”的期望,鋪展在全世界面前。

  耳畔迴響起2015年夏天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聲音:“我相信,如果各位選擇北京,中國人民一定能在北京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

  時光見證奮鬥步履。6年多的精心籌辦,北京攜手張家口,書寫著“綠色、共用、開放、廉潔”的時代華章。一屆“真正無與倫比”的冰雪盛會,賽事精彩紛呈,紀錄不斷刷新,每一天都在創造驚喜與奇跡。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是對“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奧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實踐。

  中國沒有辜負這份信任與期待。當奧林匹克之火緩緩熄滅,鳥巢上空的焰火組成“天下一家”的中英文字樣,北京冬奧會畫上圓滿的句點。這一刻足以自豪宣告:我們向世界兌現了承諾。

  “向世界呈現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

  舉辦北京冬奧會,正值中國農曆新春之際。中國人講求“家和萬事興”,在奧林匹克旗幟的召喚下,世界因體育而團聚。

  91個國家和地區近3000名運動員紛至遝來,外國元首、政府首腦、王室成員及國際組織負責人如約而至。一些國家首次派團出席冬奧會。

  國際奧會主席巴赫曾説,奧運會可能是這個星球最複雜的一項活動,仿佛一個巨大而又非常困難的拼圖遊戲。在北京贏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後,他就表明態度:冬奧會“交給了放心的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將兌現承諾,向世界呈現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中國辦冬奧,言必信、行必果”。

  當“冬奧拼圖”如期完成,遠道而來的客人驚喜連連。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打造出“最快的冰”;延慶小海陀山,擁有全球第一條360度迴旋賽道的“雪遊龍”蜿蜒山嶺;張家口崇禮,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盡展中國風……一座座壯觀的高科技場館,帶來全新參賽體驗,激發出全球冰雪健兒的激情。

  從首鋼滑雪大跳臺騰空而起,背後是老工業區遺存的冷卻塔,美國自由式滑雪運動員戈珀興奮讚嘆:“這裡很酷!”在崇禮“雪長城”飛檐走壁,各路好手競相挑戰高難度動作,“太享受在這裡比賽了”。

  北京賽區13個競賽和非競賽場館,有11個是2008年奧運會留下的。創造性實現冬夏項目雙向轉換,中國經驗、中國智慧蘊藏其中。置身全球首個完成“水冰轉換”的雙奧場館“冰立方”,捷克冰壺選手保洛娃連呼“不可思議”。

  “冰絲帶”擁有亞洲最大的人工冰面,碳排放趨近於零;雪上賽場“智慧造雪”,可節約水資源消耗約20%;“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奧運史上首次實現所有場館“綠電”全覆蓋……從北京冬奧會的生動實踐,國際社會看到了“中國用綠色描繪未來的創新力和行動力”。

  在嚴峻疫情挑戰下,如何向世界呈現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擲地有聲:“我們以運動員為中心,盡一切努力做好場館設施等硬體、軟體保障,做好全方位服務。我們完全有信心保障參賽及相關人員、中國人民的健康安全。”

  兩地三賽區科學週密的“雙閉環”管理,中國抗疫的寶貴經驗運用在冬奧會上。全流程、全封閉、點對點的防控體系,營造出安心、人性化的參賽環境。行走在閉環裏,口罩遮不住一雙雙含笑的眼睛,正如澳大利亞自由式滑雪名將安東尼感慨:“這是一個安全的港灣”。

  舉辦大型賽會,一環扣一環,北京無疑交出了高分答卷。位於首鋼的“指揮中樞”統籌調度,各場館高效平穩運作,服務保障細緻週到。“非常滿意”,成了冬奧期間的高頻詞。

  2月12日夜間,一場大雪突降京津冀地區,三賽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各部門徹夜總動員。在雲頂場館群,兩天內配備1300人次的應急團隊人工除雪作業,16台鏟冰除雪機械、50台吹雪機連夜清掃降雪。賽會組織者的積極應對,收穫各方點讚。

  以往奧運會運作期間,國際奧會每天都要舉行例行晨會,來協調各項賽事正常舉行。但在北京,這個“慣例”被打破。國際奧會奧運會部執行主任杜比坦言,從賽事組織到細節安排,整個體系運轉流暢,“各方面無可挑剔”。

  疫情一度打亂世界體壇的節奏,在冬奧賽場,冰雪健兒迎來久違的觀眾。場館裏的熱情歡呼與吶喊,激勵著運動員挑戰極限、佳績迭出。“冰絲帶”的紀錄墻上,幾乎每天都有奧運會紀錄被改寫。

  獨具匠心的冬奧村,暖心服務的志願者,更帶來“家”的溫暖。國外社交媒體上,不斷有各國各地區運動員上傳“冬奧之旅”短視頻。品嘗美食、打太極拳、包餃子、貼春聯……點點滴滴,銘記在心。他們感激“北京冬奧會提供實現夢想的舞臺”,更暢想“再來中國旅遊”。

  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日前表示,北京冬奧會已成為迄今為止收視率最高的一屆冬奧會。國際奧會官方社交媒體上,超過27億人參與北京冬奧話題的討論。全球觀眾的青睞與國際奧會“非常了不起”的評價相互呼應,“中國擔當”又一次博得廣泛認同。

  冬奧籌辦到舉辦,一項項承諾變成現實,“中國為什麼能”顯現更清晰的答案:正是黨的領導和舉國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帶領中國人民不斷托舉新奇跡、書寫新輝煌。

  在國際奧會第139次全會上,巴赫深情表示:“如果沒有中國人民的支援,北京冬奧會不可能收穫如此卓越的成功。”當天,他宣佈將奧林匹克獎盃授予全體中國人民,一個自信、開放、陽光的中國與世界緊緊相擁。

  “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首鋼滑雪大跳臺“雪飛天”,見證著小將谷愛淩、蘇翊鳴一飛沖天;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跳臺,四戰冬奧的徐夢桃、齊廣璞,奮鬥多年終圓夢;速度滑冰賽道,高亭宇風馳電掣打破奧運會紀錄,實現了幾代運動員奮鬥的金牌夢想……

  突破,再突破!冬奧賽場銘記一個個榮耀時刻。9金4銀2銅,中國體育代表團位居金牌榜第三,創造了自1980年參加冬奧會以來的歷史最佳戰績。從“冰強雪弱”到兩翼齊飛,一代代冰雪人篳路藍縷、奮力拼搏,終於在家門口迎來大豐收。

  帶來驚喜的不只是站上領獎臺。本屆冬奧會15個分項全覆蓋參賽,多達35個小項第一次出現中國隊選手的身影。北歐兩項的趙嘉文、高山滑雪的徐銘甫、跳臺滑雪的宋祺武……這些陌生而年輕的面孔,勇敢邁出每一小步,匯成中國冰雪的一大步。

  對於起步晚、底子薄的中國冰雪運動,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借助冬奧會契機,推進“歷史性跨越”。短短幾年間,依託跨界跨項選材、科技助力備戰,從109個冬奧小項的1/3在我國是空白,到“全項目開展、全項目建隊、全項目訓練”。

  雪車雪橇,曾是中國運動員難以踏足的賽場。一聲召集令,從標槍、跨欄等田徑項目轉項的運動員選拔組隊。從零起步、千錘百煉,凝結為冬奧賽道上的換擋提速。鋼架雪車選手閆文港拼下的一枚銅牌,彰顯著中國速度、中國力量。

  “強弱項、補短板”的背後,是舉國體制下各方面統籌調度、優化選配的優勢,是高水準體育科技自立自強、攻克“卡脖子”尖端技術的動力,是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建成一批國際級冰雪訓練基地的底氣。

  最後一跳,敢於挑戰從未做過的動作;跌倒在地,爬起來奮起直追;縱有差距,也要賽出最好的自己……冬奧賽場,中國健兒不畏強手、奮勇爭先,屢屢刷新參賽最好成績。正如鋼架雪車選手殷正所説:“從這樣的經歷中成長,我們未來會變得更強。”

  從競技的金牌到道德的金牌、風格的金牌、乾淨的金牌,北京冬奧會還贏得一枚分量極重的“金牌”——“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這枚屬於大眾和未來的“金牌”,獎勵的是對奧林匹克理想的執著追求,是對世界冬季運動風貌的深刻改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早在申辦時,我就提出,中國這次辦奧的最大目的,就是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經過不懈努力,這一願景已經成功實現。”

  伴著“南展西擴東進”的步伐,曾經小眾的冰雪運動飛入百姓家。北京冬奧會的舉辦,讓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更加高漲。電商平臺的冰雪裝備銷售額翻了幾番,黑龍江亞布力、浙江安吉等滑雪勝地的訂單飛速增長,青少年冰雪培訓被更多家長納入“優選項”……

  每一座冬奧場館,早在規劃設計階段就拿出一份“面向未來”的腳本。“冰絲帶”賽後可容納2000人同時上冰,“雪遊龍”在坡道較緩處預留大眾參與入口……讓冬奧遺産惠及百姓、長留生活,國際奧會倡導的“可承受、可收益、可持續”,中國貢獻了可行性範本。

  作為東道主,“沉浸式體驗”持續引發冬奧熱潮。國內超過6億人通過電視收看冬奧比賽,全方位感受冰雪運動的魅力。很多被冬奧健兒“圈粉”的觀眾,轉身奔赴冰場雪原一試身手。“當更多人體驗進而參與其中,中國冰雪才會強大。”冰壺組合范蘇圓/淩智期待,火起來的冰雪運動成為社會新時尚。

  在巴赫看來,“哪怕這3億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決定成為專業的冰雪運動從業者,未來全球冰雪運動也會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格局。”

  面對千載難逢的機遇,中國的目光看得長遠。從“努力交出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到“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再到低碳環保生活方式蔚然成風,“環境正影響、區域新發展、生活更美好”的冬奧效應已逐步顯現。這一過程,既是中國兌現對國際社會的承諾,更傳遞出“人民至上”的溫度。

  “歐美的冰雪運動産業發展至今用了50年,而中國在5年內就基本形成完整的産業生態系統。”國際滑雪聯合會前秘書長劉易斯的感言,折射出冬奧會像“彈射器”一樣助推我國冰雪産業和冰雪經濟的騰飛之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2008年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來”,中國積極參與奧林匹克運動,堅持不懈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是奧林匹克理想的堅定追求者、行動派。中國通過籌辦冬奧會,成功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推動了區域發展、生態建設、綠色創新、人民生活改善,為全球冰雪運動發展開闢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奮進的中國與奧林匹克再度牽手,從搶購冬奧紀念品的長隊,到主動投身志願服務的百姓,薪火相傳的“雙奧情結”、歷久彌新的奧林匹克價值觀,又一次在神州大地生根發芽。

  當初,北京提交《申辦報告》,提出“以運動員為中心、可持續發展、節儉辦賽”,呼應著國際奧會《奧林匹克2020議程》的改革方向。如今回望,中國的創新性探索,擔負起為今後奧運會樹立新標桿、注入新活力的責任。

  巴赫曾預言,世界冰雪運動的歷史將以北京冬奧會作為分界線。當大幕落下,他在閉幕式的致辭中讚嘆:“這是一屆真正無與倫比的冬奧會,我們歡迎中國成為冰雪運動大國。”

  “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樣的雪花。這一意象貫穿開閉幕式始終,匠心中飽含深意。

  參加北京冬奧會的各個代表團,儘管種族、語言、宗教不盡相同,但相聚于五環旗下,在同一片賽場拼搏,在同一屋檐下生活,恰似一個微縮的“地球村”。

  1980年初登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中國冰雪人還在丈量著與世界的距離,如今中國張開雙臂,迎接全球冰雪健兒來到北京,為“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新格言,展開全新的中國篇章。

  冬奧賽場在勝負之外,定格一幕幕動人瞬間:美國自由式滑雪選手考德威爾無緣領獎臺,卻第一時間為冠軍徐夢桃送上擁抱;中國速度滑冰小將阿合娜爾阿達克衝過終點線,伸手向德國五旬老將佩希施泰因致以敬意;單板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選手們一起安慰受傷的日本運動員……

  有全力以赴的較量比拼,也有溫暖彼此的慰藉祝福,運動員之間傳遞著共通的情感,凝結著共同的價值。他們是競爭對手,更是一起追求卓越的朋友。在北京冬奧會,關於友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低緯度和發展中國家躋身“冬奧大家庭”。海地、沙烏地阿拉伯、東帝汶……無論是首次參賽,還是“一人代表團”,他們懷揣夢想而來,努力向世界證明——奧運會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紀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從迸裂冰塊中升起的奧運五環,意味著打破隔閡、相互理解。一屆堅持如期舉行的冬奧會,讓世界看到:縱使疫情橫亙在前,只要團結一心、共克時艱,就能衝破眼前陰霾,抵達光明彼岸。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奧林匹克運動倡導的“更團結”正是當今時代最需要的。世界各國與其在190多條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條大船上,共同擁有更美好未來,所以我們提出了“一起向未來”的北京冬奧會口號。

  全世界共同守護一簇“微火”,這前所未有的創意,正是以“中國方案”解答時代命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詮釋。以東道主之姿推動世界和平,開放路上美美與共,折射出“合作共贏”的萬千氣象。

  大國辦大事,大擔當有大作為。“我們不僅要辦好一屆冬奧盛會,而且要辦出特色、辦出精彩、辦出獨一無二來。”

  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因這段“冰雪奇緣”,呈現美不勝收的風景。從開幕式二十四節氣“倒計時”,到取自《千里江山圖》的冰場擋板圖案;從運動員穿戴的虎頭頭盔、“只此青綠”比賽服,到脫胎于篆刻、書法的冬奧標識……傳統文化匯聚成“中國式浪漫”,為奧林匹克注入多彩的意蘊。

  在共度中國年的喜慶氛圍中,從開閉幕式的冰雪畫卷裏,在追捧吉祥物“冰墩墩”的全球熱潮中,四海賓朋再一次感知中國、讀懂中國。2008年奧運會後,《紐約時報》曾感嘆:北京給了世界一份青春。而今,2022年冬奧會展示出“中國的未來”。

  歷史選擇了中國,時代造就了“雙奧之城”。

  在同一個鳥巢,當《我和你》的旋律時隔14年響起,雪花火炬與“夢幻五環”在空中交錯,仿佛奧林匹克之火跨時空對望——前無古人的“雙奧之城”,鐫刻下一個民族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非凡歷程。

  以1908年振聾發聵的“奧運三問”為起點,華夏兒女用百餘年時光,把“問號”拉成“嘆號”。從奧林匹克運動的追趕者,到昂首站在舞臺中央,照亮“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希望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感慨係之:“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我們敢去想,而且想了就能去做,做了就能做成。”

  奮鬥與超越,構成“雙奧之城”的主線。如果説,北京與奧運的第一次握手,是站起來、富起來的中國積極融入世界,展示悠長歷史的“自我”,如今再度相逢,則是強起來的中國與世界雙向奔赴,呈現命運與共的“我們”。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從“無與倫比”的夏奧會,到“真正無與倫比”的冬奧會,透過體育的精彩敘事,一個重信守諾、意氣風發的中國,一個“腳踏人間正道”的中國,全方位呈現在世人面前。

  “謝謝!”臨別北京冬奧之時,巴赫連續4次用中文説出這個詞語。各國各地區運動員彼此擁抱、相互祝福。這場偉大的相聚,留在每個人的心頭。折一枝柳條贈別遠行者,生生不息的綠色,恰如世界從疫情的傷痛、苦寒的隆冬走出,迎著春的氣息“一起向未來”。

  歷史鐫刻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世界對中國道路有了全新認識。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