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長征路上新青年 | 志丹青年與他的紅蘋果樂園:這裡藏著“共富密碼”

2021-10-19 21:32: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編者按:

  爬雪山、過草地,縱橫十余省,長驅二萬五千里——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和將臺堡會師,標誌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中國共産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5週年,央廣網推出系列報道《長征路上新青年》,看新時代的長征路上,中國青年如何交出更優異的答卷,書寫更壯麗的詩篇。

  視頻剪輯:舒隆煥

  央廣網延安10月18日消息(記者張偉 舒隆煥)秋季的陜北天高雲淡,正是一年蘋果成熟的好季節。即將上市的蘋果挂滿枝丫,豐收的喜悅迎面而來。

  驅車行駛在延安志丹的峁梁之間,同車人員講起來紅軍長征的故事,志丹是片紅色的土地,85年前紅軍長征隊伍到達保安縣的吳起鎮(備註:保安縣後改為志丹縣),這裡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

  見到採訪對象郝文龍時,他正在村部裏面籌劃今年蘋果採摘的事情。談起收成,這位八零後的村支書滿臉喜悅:“管理技術好了,合作社帶著村裏形成合力賣蘋果,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正在打理蘋果園的郝文龍(央廣網記者 舒隆煥 攝)

  在陜西省志丹縣永寧鎮麻灣村的山頭上,蘋果隨處可見,這是當地群眾的致富果。陜北土地貧瘠,能種糧食的川道不多,山上的土地很難種出好莊稼,於是當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山地蘋果,通過山地蘋果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從小生長在這塊紅色土地上,對長征精神耳濡目染、深受熏陶,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尤其是作為村支書,我將學好長征精神、用好長征精神,帶著我們村裏的群眾一起種好蘋果、過好日子。”郝文龍説。

  郝文龍除了精心管理果園外,還在2017年牽頭成立了志丹縣紅大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截至目前,已有80戶240名果農加入該合作社,果農戶數和果園面積佔全村的90%,社員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郝文龍告訴記者,他所在的村全部耕地有2300多畝,其中2160畝都種上了蘋果,農民收入的好壞以及鄉村振興的成果如何,這個小蘋果責任重大。

  2017年前後,在外面物流企業上班的郝文龍毅然辭去工作,回到家鄉麻灣村,幫助村裏發展蘋果。

  “看著村裏種的那麼多蘋果,村上又沒年輕人,這個産業怎麼發展是個問題。真的很擔心,我們家鄉的條件不比洛川這些地方差,為什麼我們種的蘋果不如他們好。我必須幫村裏解決好這個問題,讓村民通過種植蘋果富起來。”郝文龍説。

  説起回村種蘋果的事,郝文龍也是一臉苦笑,抱著滿腔熱血回村,剛開始村民不理解,村裏流言四起“那誰家的小子城裏混不下去了,跑回來務農來了,沒多大出息。”

  延安市誌丹縣永寧鎮麻灣村的蘋果即將上市(央廣網記者 舒隆煥 攝)

  “種蘋果鄉親們見效益了,流言也漸漸變成了認可,這小夥還挺能幹,能讓蘋果賣上好價錢。”蘋果成熟的季節郝文龍的心情也變好了。

  提起蘋果種植,郝文龍滔滔不絕,他一邊邀請外面的技術專家給村民講高品質蘋果種植方法;一邊聯繫外面客商、創新蘋果售賣方式,讓麻灣村的蘋果種得更好,賣得更好。“單靠果農,沒辦法請專家來傳授經驗,也缺少跟果商的議價能力,傳統的農業模式很難適應目前的蘋果種植。”郝文龍説。

  目前在郝文龍的帶動下,村裏面多數果農加入了合作社,目前也有好幾個年輕人回到了農村,加入了用蘋果推動麻灣村振興的隊伍中來了。

  一個年輕人的回鄉,帶來的不僅是勞動力的增加,更是對鄉村思想的轉變,在鄉村振興這項工作中只有新理念和新技術才能真正實現農業的轉型升級,讓農民持久地富起來。

  看著眼前即將豐收的蘋果,郝文龍自豪地向記者描述著村裏的未來(央廣網記者 舒隆煥 攝)

  如今在志丹縣永寧鎮麻灣村的土地上,紅軍長征的故事至今仍在傳頌。在這片紅色熱土上,勤勞淳樸的農民用雙手創造著幸福,種好蘋果、過好日子,這群勤勞的人定不會辜負這片青山。

  “一個人富不算富,帶著更多人富才是真的富。我是村支書,更是村上發展的帶頭人,我需要做好示範,加強資源的整合,把家鄉蘋果種得更好。我記得長征精神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兩句話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這兩句話我要學好、更要用好。”郝文龍説。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