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黨史長河 汲取“三種力量”
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歡聚一堂,共迎佳節。習近平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
100年風雨兼程,100年砥礪前行,從嘉興南湖一葉小舟到“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中國共産黨譜寫下了世界執政黨歷史長河中的壯麗篇章,對黨員幹部而言,既是一本厚重的教科書,也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要把黨史作為必修課,追尋黨走過的足跡,探訪黨歷經的故事,從博大精深的黨史理論中“淘金”,在浩若煙海的黨史故事中“尋寶”,主動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學史知古今,懂史明大義,用史續榮光,交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
學黨史悟初心,汲取為民服務之力。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共産黨的歷史,本質上是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凝聚人民力量,發揮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歷史,實踐證明只有尊重人民、敬畏人民、依靠人民,為人民謀幸福,才能贏得未來。學好黨史,要向群眾學、向實踐學,拜群眾為師,身子往下傾、眼睛向下看,從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中去汲取智慧、提煉經驗,把握大勢、明晰方向,堅定幹事創業的信心,增強解決問題的本領,不斷開創黨執政發展的新局面。
“初心”連“黨心”,“黨心”連“民心”,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廣大黨員幹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身入”基層、“心入”群眾,傾聽百姓訴求,感受百姓疾苦,了解百姓關切點,多謀民生之利,多解群眾之憂,增進人民福祉,始終同人民群眾心心相印、同甘共苦。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檢視反思為人民服務的差距,真正做到刨根問底“照鏡子”,靈魂深處“正衣冠”,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保障上下一番硬功夫,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學黨史感艱辛,汲取不懈奮鬥之力。偉大的事業成就于不懈的奮鬥,在1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前赴後繼、奮勇前行,跨過“雪山”“草地”,征服“婁山關”“臘子口”,在艱苦卓絕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靠的就是建立在堅定理想信念基石上的奮鬥精神。廣大黨員幹部要知重負重、敢於擔當,以行動踐行百折不撓的鬥爭精神、寧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拿出只爭朝夕、無畏拼搏的奮進狀態闖關奪隘、攻城拔寨,在應對重大風險挑戰、克服重大工作困難、解決重大矛盾鬥爭中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梁、鐵肩膀、真本事,勇立改革發展潮頭做開路先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廣大黨員幹部要高揚理想信念旗幟,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鼓舞士氣、振奮精神、自強不息,朝著黨中央確定的宏偉目標眾志成城向前進,為共産主義事業接續奮鬥。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以堅忍不拔的毅力推進改革,堅決衝破思想觀念束縛、破除利益固化藩籬、清除體制機制障礙,在新時代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更大奇跡,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學黨史知敬畏,汲取從嚴守紀之力。自誕生之日起,我們黨就把“紀律”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親自製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鮮明提出“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的著名論斷,嚴明的紀律成為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勝利的成功經驗。面對改革開放新的歷史環境對黨的建設帶來的嚴峻考驗,我們黨鮮明提出堅持“黨要管黨”的原則,把從嚴治黨的方針貫徹到黨的建設各項工作中去。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挺在前面,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全面從嚴治黨取得卓著成效,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
廣大黨員幹部要認真學習黨的紀律,時刻把黨章、黨紀熟記於心,準確把握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群眾紀律、保密紀律等內涵要義,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約束,做到執行紀律無條件、遵守規矩不含糊、守住底線不逾越;要增強紀律意識、規矩意識、法治意識,善於用黨史中寶貴的廉政資源涵養浩然正氣,主動傳承“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好傳統、“自帶乾糧去辦公”的好作風,自覺遵守“反對貪污浪費”的好制度、“中央八項規定”的好規矩,以刮骨療傷的勇氣、刀刃向內的精神自檢自省,始終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作者:夏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