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春走基層】三峽庫首脫貧記事

2020-01-17 12:2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武漢1月16日電 題:三峽庫首脫貧記事

  新華社記者李思遠

  坐落于三峽庫首的湖北省秭歸縣,以屈原故里聞名遐邇,但自古卻是“巴山楚水淒涼地”。

  曾經困頓于大山,如今迎來好日子。精準扶貧以來,秭歸先後有72824人脫貧銷號,貧困發生率從24.23%下降至0.09%,並於2019年4月脫貧摘帽。春節將至,記者走訪發現,在生活轉好、産業升級的情況下,當地群眾奮鬥勁頭不減,依靠厚實的肩膀和扶貧的政策,上演著不同的精彩故事。

  娶親記

  臨近年關,三墩岩村曾經的貧困戶、45歲的“單身漢”鄧中平結婚了。

  三墩岩村是磨坪鄉有名的“單身漢村”。作為秭歸縣地理位置最邊遠、自然環境最惡劣的村莊之一,三墩岩村曾因三道絕壁山梁阻隔而與外界近乎隔絕。山路艱險、田地稀少、缺水缺電導致三墩岩飽受貧窮之苦。

  鄧中平父母長期患病。早年間鄧中平常年外出務工,去海南割過橡膠,到河南下過煤井,走南闖北沒少吃苦,卻存不下多少積蓄。他也處過幾個對象,但對方一聽説他住在大山裏,沒一個願意來。

  窮則思變。2018年初,回村過年的鄧中平發現,村裏發生了大變化:村組通上了水泥路,電壓不穩的小水電換成大電網,新建的大型蓄水池解決了缺水難題。

  “留下來靠勤勞致富。”幾經思量,鄧中平決定在村裏發展煙葉種植。在駐村扶貧幹部幫助下,鄧中平獲得貼息貸款2萬元以及技術培訓指導,種植規模越來越大。鄧中平説:“今年,23畝共收穫7000多斤煙葉,刨去成本,凈剩7萬多元。比打工翻了一番。”

  奮鬥創業過程中,鄧中平和同村女子向祖敏擦出愛情火花,兩人2019年12月18日結婚。談起新婚的感受,鄧中平説:“家裏上上下下都老了,要不要孩子還在和媳婦商量。但生活是向前的,幸福來得晚了一些,但還是來了。”

  棄杵記

  冬季是三峽臍橙的採摘高峰期,秭歸縣郭家壩鎮文化村的橙農楊友翠卻把用了多年的打杵丟到了一邊。

  在山區,對於常年在果園裏爬高上梯的橙農來説,背簍和打杵是不可或缺的“神器”:人負重在崎嶇的小路行走時,T形的打杵可以當拐杖;人停下來歇腳時,打杵放到背簍下面,人就可以得到休息。

  近些年,秭歸縣將臍橙産業作為全縣脫貧致富的第一産業,全縣種植面積40萬畝,産值近30億元。

  橙園是脫貧的希望,丈夫患病喪失勞動能力,農活靠楊友翠一個人。為了有個好收成,楊友翠對橙園管理十分上心,改種、修剪、澆水、施肥、防蟲等工作一次不敢落下。“橙園在幾百米的山坡上,壯勞力背肥料一次背一袋,我就背半袋。多跑幾趟。”楊友翠説。

  平時可以靠“螞蟻搬家”,可到收穫採摘的季節,一兩萬斤的橙子她每次都犯愁。“女的採摘,男的揹運,一對勞工一天至少六七百元,只能咬牙自己背。”楊友翠説,“橙園路滑,有時免不了跌跤,橙子滾落一地,真是欲哭無淚。”

  今年,這一困境得到了改變。秭歸縣推動臍橙産業轉型升級,建立臍橙價格指數,大力推動果園基礎設施提升。在政府的支援補貼下,楊友翠和周圍11家農戶聯合建設了一台山地田間軌道運輸機。

  “只需要按下電鈕,電機就帶著貨廂上上下下。一次可以馱載1200斤,以往人工半個小時的路程,現在五分鐘就可以了。”郭家壩鎮鎮長覃德富説。

  “除了運果小‘動車’,還配備了果園噴淋系統。借助加壓管道,操縱遙控裝置就可完成肥料、藥液的自動噴淋。”楊友翠説,“再不需要肩挑背扛,打杵也用不上了。”

  團圓記

  走進秭歸縣磨坪鄉磨坪村村民譚本龍的家,只見臘肉挂滿屋頂。“殺了兩頭年豬,賣了半隻,得了4700元錢。剩下的全留下自家吃。”61歲的譚本龍説,“倒不是嘴饞,臘月二十九,兒子兒媳孫女都回來。”

  這將是譚本龍家10多年來第一次團聚。12年前,他26歲的兒子因老闆欠薪一時衝動犯了法,被判入獄。“之後,兒媳婦帶著孫女外出打工,雙目失明的老伴轉到女兒家生活。好端端的家一下子就散了。”回想起那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譚本龍滿是無奈。

  家裏家外只剩自己一人,譚本龍日子過得十分窮苦。扶貧幹部鄭家裕至今對第一次入戶調查時的場景記憶猶新。“那天下大雨,羊棚被淋垮了,譚本龍把七八隻山羊趕到屋子裏。墻壁裂開一個20釐米的裂縫,屋外電閃雷鳴,屋內漏雨連連。”

  扶貧幹部很快按政策給譚本龍送來了3萬元的危房重建補貼,然後扶持他發展種植和養殖。1萬元的貼息貸款,8000元的産業獎補,時不時的技術培訓和指導,有了資金和技術的譚本龍拼命地幹。

  “種了10畝核桃,還養了20多只山羊、5頭豬、100多只雞。”譚本龍説。通過勤勉勞動,譚本龍脫了貧,還完了貸款和建房借款。“總算為服刑期滿的兒子打下一個基礎。”坐在乾淨暖和的新房裏,譚本龍説。

  過年了,譚本龍盤算著給孫女包一個紅包。“想給她買禮物又不知道她喜歡啥。索性讓她自己買。”譚本龍説,“孫女已經讀高二了,成績很優秀。我和兒子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一定要把孫女培養成大學生。”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