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習語,從進博會讀懂更開放的中國
潮涌黃浦江,聯通五大洲。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來自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商學界人士和國際組織代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將齊聚上海,共赴“東方之約”。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要年年辦下去,而且要辦出水準、辦出成效、越辦越好。”習近平主席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的莊嚴承諾言猶在耳。
作為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體現了中國支援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發展自由貿易的一貫立場,彰顯了中國推動更高水準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和擔當。
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這一創舉,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年前,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指出,面對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為了共同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各國都應該拿出更大勇氣,積極推動開放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一年來,習近平主席的三點主張深入人心,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中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各國共用中國發展紅利、為各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打開機遇之門,讓開放合作、共同發展的“進博故事”越來越精彩。
開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間
9月2日,又一批巴拿馬鳳梨抵達上海。
這批飛越大半個地球的巴拿馬鳳梨是首屆進博會結出的碩果。一年前,巴拿馬鳳梨參展首屆進博會,很多參觀者品嘗後對這“世界最甜鳳梨”的滋味唸唸不忘。那時,巴拿馬鳳梨還沒有獲得中國檢疫準入許可,不能進行正常貿易。
2018年12月2日,首屆進博會落幕不久,習近平主席開始對巴拿馬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在同巴拿馬總統巴雷拉舉行會談時,習近平表示,中方願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上同巴拿馬開展自由貿易談判,歡迎巴拿馬海産品、肉類、鳳梨等對華出口。在兩國元首的共同見證下,中巴簽署了多項雙邊合作文件,為巴拿馬鳳梨在中國開啟“甜蜜事業”打開了大門。
一年來,進博會溢出效應逐漸顯現。多家海外企業獲得了高效便捷的來華貿易新通道,眾多展品落地成為商品,“飛入尋常百姓家”。
世界銀行日前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31位,總體排名上升15位,連續兩年營商環境改善幅度全球排名前十。
“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營商環境只會越來越好,為全球跨國公司創造的機遇只會越來越多。我們歡迎全球企業家來華投資興業,努力實現互利共贏、共創美好未來。”前不久召開的首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再次向世界傳遞中國擴大開放合作的誠意與信心。
創新引領,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1秒鐘100米,這是中國“復興號”高鐵的速度。
“太快了!”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對“復興號”發出由衷的讚嘆。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屆進博會的中國館創新發展單元,習近平邀請寮國總理通倫、越南總理阮春福操控中國“復興號”高鐵體驗艙模擬駕駛臺,感受以時速350千米飛馳的高鐵帶來的視覺和聽覺衝擊。
京滬高鐵實測結果顯示,在350千米時速下“復興號”與“和諧號380”相比,總能耗下降了10%,這意味著京滬高鐵往返一趟能省5000多度電。
跑得更快,能耗卻更低,“復興號”集中展現了中國技術創新的成果。
如今,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自主研發創新的高技術設備,出現在世界很多國家,成為一張享譽全球的中國名片。
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呼籲各國“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帶來的機遇,加強數字經濟、人工智慧、奈米技術等前沿領域合作,共同打造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創新,已成為進博會的關鍵詞。本屆進博會上,更多新産品、新技術、新服務、新工藝、新應用將實現“全球首發、中國首展”。
包容普惠,推動各國共同發展
1分鐘,中國進出口約5700萬元;
1小時,中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近7家;
1天,中國對外直接投資3.92億美元。
中國與世界高頻互動,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科學把握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大勢,明確提出了堅持包容普惠、推動共同發展的主張。一年來,為了加快形成對外開放新局面,中國推出若干重大舉措: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正式實施,進一步擴大農業、採礦業、製造業、服務業開放;新設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增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加快探索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進程;進一步自主降低關稅水準,努力消除非關稅貿易壁壘,大幅削減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
“預計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 習近平主席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對中國大市場做出了預判。中國市場的巨大容量,帶來廣闊增長前景,不僅為自身發展打開新天地,也給世界帶來更多機遇。
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約而至,中國將攜手各國共謀發展,共用未來,書寫深化國際經貿合作、增進各國人民福祉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