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在即 5個“緊緊盯住”是著眼點

2019-06-13 14:3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新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啟動在即

  5個“緊緊盯住”是著眼點(美麗中國)

  本報記者 孫秀艷

  經過3年多的努力,第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已經全部完成,取得了顯著成效。

  第二輪督察啟動在即。相關負責人表示,“仍將堅持問題導向”是第二輪督察最核心的關鍵詞。未來工作中,將更強調督察效果,關注從源頭上預防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

  距第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畫上句號已經整整一個月。5月中旬,第二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工作全部完成,標誌著第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全部完成。最近一段時間,新一輪督察的準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進行。

  從2015年12月起,經過3年多努力,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完成全國31個省(區、市)第一輪督察全覆蓋,並分兩批對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實施以來,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成效顯著,“中央肯定、地方支援、百姓點讚、解決問題”的效果有目共睹。然而,“一刀切”“假裝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等字眼依舊頻繁出現,也讓人對生態環保督察實際效果産生了疑問。

  新一輪督察啟動在即,如何看待已取得的成績和仍存在的問題,未來又如何實施?本報記者近日獨家專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長根。

  第一輪督察解決了哪些問題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來了!”督察前期,一些環境問題長期難以解決的地區,百姓以此奔相走告。各地進駐的督察組沒有讓他們失望。

  受理群眾舉報21.2萬餘件,直接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15萬餘個;立案處罰4萬多家,罰款24.6億元;立案偵查2303件,行政和刑事拘留2264人;地方針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問題,主動問責約2.7萬人。這是第一輪督察及“回頭看”的有關數據,生態環保“欽差”業績不一般,共向地方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案件509個,地方已完成問責4218人,其中廳局級及以上幹部686人、處級幹部2062人。

  “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落地;推動建立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切實解決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有效助推經濟高品質發展;有力促進幹部隊伍作風轉變;倒逼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領域改革等等,這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初衷,也是督察取得的實際效果。”劉長根告訴記者,3年多督察,不斷見證著各地的變化,督察結果達到預期,讓大家感到非常欣慰。

  廣東練江污染問題、長白山違建高爾夫球場及別墅問題、寧夏泰瑞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臭味擾民問題……中央環保督察督促解決了15萬餘個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還推動解決了一批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突出問題,辦成了一批長期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第一輪督察之後,針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也出現了一些雜音。一些地方迎接督察、應對督察做過了頭——無論是否合規,一律暫時停産停業;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一刀切”影響民生的情況。

  “一些地方、部門平時不作為、不擔當,到督察進駐時才急忙採取臨時性措施,有的直接敷衍、應付;一些地方整改方案制定不科學,給的整改時間不夠、定的目標過高,使得整改工作很被動;還有一些地方或部門對待督察整改,平時下的功夫不夠,到了督察時,緊急要求停工停産停業。”劉長根表示,“一刀切”是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高級黑”, 在發現這些問題苗頭後,督察辦專門明確了禁止“一刀切”的具體要求,督察組及時曝光了一些典型案例,也要求地方嚴肅處理了一批具體問題。

  處理那麼多人,為啥表面整改等現象仍比較多

  第一輪督察反饋結束後,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2018年5月、10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又分兩批對20省份督察整改情況開展了“回頭看”,成效同樣顯著。“回頭看”開展以來,被督察的黨委、政府均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大整改力度。兩批“回頭看”共計交辦群眾舉報77080件,截至目前,地方已基本辦結,其中,責令整改43696家;立案處罰11391家,罰款103097萬元;立案偵查781件,行政和刑事拘留737人;約談5854人,問責8790人,推動解決7萬多件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

  “回頭看”成績固然可喜,但反饋意見中大量出現的“表面整改、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等措辭,引發強烈社會反響,也讓人心生疑問——第一輪督察做了那麼多工作,處理了那麼多人,為啥這些現象還屢見不鮮?

  “督察中我們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對整改中存在的問題緊盯不放,而且整改標準要求也很高,並對典型案例加強公開曝光,但對各地取得的成績宣傳不多,以致可能給外界造成督察整改效果打折扣的印象。”劉長根説。

  總體上看,各地均高度重視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工作,將督察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要民生工程、重大發展問題來安排,並建立實施一套拉條挂賬、辦結銷號、簽字背書的督辦、審核、檢查、考核、問責機制,取得了明顯成效。督察也發現,一些地方生態環保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仍較多,一些地方及部門工作作風不嚴不實,推進整改時擔當碰硬還不夠,還有一些地方在推進督察整改時,一旦遇到發展與保護矛盾時,就往往以犧牲環境換取增長。更為惡劣的是,為了應付督察,個別地方甚至置黨委、政府公信力於不顧,偽造公文企圖矇混過關。

  督察組分析,導致這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認識、認知不到位。“在某省‘回頭看’時,當地省委書記講,針對具體整改任務,縣裏檢查時沒問題,認為比整改前好多了;市裏檢查時感覺有點問題,但整改效果很不錯;省裏檢查時感覺有些問題,還需加大整改力度;等到中央來檢查時,發現還有大問題,整改確實沒有達到要求。”劉長根説,這位省委書記的話有一定代表性,既反映地方做了不少整改工作,也反映地方在認識和認知上與中央要求存在差距。

  二是不作為、慢作為。劉長根表示,第一批“回頭看”主要進駐了2016年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的省(區),在實際工作中督察組發現,確實有一些地方存在“督察一陣風”的僥倖心理,在推進整改時著力不夠,得過且過,導致一些問題沒有整改到位。在第二批“回頭看”的省份中,總體整改情況要明顯好一些,這也説明督察壓力傳導還有一個過程。

  三是不擔當、不碰硬。生態環保問題整改難度很大,特別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指出的問題,大部分是“硬骨頭”,很多都是長期積累下來的問題,如果沒有動真碰硬的決心,整改效果勢必大打折扣。

  “我國生態環境問題都是長期積累形成的,不可能靠一兩次督察就能解決。”劉長根表示,生態環保仍處在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階段,今後督察工作仍將是問題導向,而且會更加嚴格,盯住不放,持續保持高壓態勢。

  第二輪督察如何督、怎麼察

  經過第一輪督察,很多人覺得該暴露的問題已經差不多了。第二輪督察如何督、怎麼察,不僅公眾關注,同樣也是擺在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辦公室面前的重要課題。

  “在近日召開的第二輪第一批督察準備彙報會上,生態環境部李幹傑部長強調,第二輪督察要把握‘堅定、精準、聚焦、雙查、引領、規範’的總體要求,這就是我們新一輪督察總的指導原則。”劉長根説,“仍將堅持問題導向”成為第二輪督察最核心的關鍵詞,此輪督察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為重點,不斷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堅決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五個緊緊盯住是新一輪督察的著眼點。”劉長根解釋,是要緊緊盯住生態環保政治責任落實、緊緊盯住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轉變、緊緊盯住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解決、緊緊盯住第一輪督察及“回頭看”發現問題整改、緊緊盯住生態環保長效機制。

  “未來工作中,我們更強調督察效果。”劉長根説,要更關注從源頭上預防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更加關注産業結構佈局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和佈局優化等政策措施的落實,倒逼經濟高品質發展;更加關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綜合推進生態環保工作。

  劉長根透露,新一輪督察將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更多運用遙感衛星、無人機、天眼監控、無人船等新技術新設備,既加強點上生態環境問題的發現,也注重大尺度生態環境問題的督察;同時要大力借助各相關部門及技術單位、專家的力量,幫助督察人員快速、準確、高效地獲得第一手資料和數據,進而分析、梳理、發現問題線索,為後續的現場勘察、證據固定、下沉督察等提供支援。

  加強依法依規督察,同樣是重點。劉長根表示,在第一輪督察及“回頭看”實踐基礎上,以即將出臺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工作規定為契機,不斷完善督察制度體系,不斷規範督察行為,保障督察工作風清氣正。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