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建綠色“一帶一路” 中國的這一做法為何頻頻獲讚?

2019-04-26 13:16: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4月25日消息(記者孫冰潔)“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繁榮之路,也是綠色發展之路。在25日下午舉行的以“建設綠色’一帶一路’、攜手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主題的分論壇上,中國在5年多的實踐中始終秉持的綠色發展理念,讓與會的捷克副總理兼環境部長布拉貝茨等20多位政府部門、國際組織、智庫和工商界的中外代表紛紛點讚。

  “短期的經濟增長是容易的,但高品質發展要考慮長遠與可持續性,要提高生活品質和環境保護。”25日下午,在由生態環境部和國家發展與改革委聯合主辦,旨在分享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的理念與實踐的“綠色之路”分論壇上,捷克副總理兼環境部部長理查德.布拉貝茨表示,捷克的經濟重心已由重工業轉向輕工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捷克意識到所有的增長都與責任息息相關。過去幾年,布拉貝茨認為中國在氣候變化、生態保護、防治水污染等方面已經表現出負責的大國風範,他樂見“一帶一路”在之後的發展中能夠始終貫穿“綠色發展”的理念,加大生態環保領域的合作。

  誠如布拉貝茨所言,過去5年來,圍繞促進綠色發展理念,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開展了領域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交流與合作。以生態環保領域為例,從平臺搭建、政策溝通、産業合作、人員交流等方面,中國已與共建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雙、多邊生態環保合作文件近50份,構建了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的多元合作模式。發佈《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和《“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建設“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和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設立“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深圳),推動環保社會組織“走出去”,並通過綠色絲路使者計劃等能力建設活動以及各種多雙邊機制加強與沿線國家的交流與合作。

  有花園國家之稱的新加坡,在過去的發展中,亦不忘環境保護。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部長馬善高表示,快速發展的亞洲,面臨資源有限、人口增長、環境和氣候惡化等諸多挑戰,為了確保高品質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他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中的“綠色發展”理念提出得恰逢其時,成員國通過共同推進可持續發展,也將帶來新的互聯互通與合作模式。當前要做的就是改變傳統的線性生産和消費模式,從線性轉為迴圈型,新加坡正對此進行探索,同時也與中國等沿線國家展開闔作,此前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之後還將繼續推動綠色之路建設。

  2017年生態環境部聯合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共同發佈《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力爭用3-5年時間,建成務實高效的生態環保合作交流體系、支撐與服務平臺和産業技術合作基地,制定落實一系列生態環境風險防範政策和措施,為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打好堅實基礎;用5-10年時間,建成較為完善的生態環保服務、支撐、保障體系,實施一批重要生態環保項目,並取得良好效果。

  “我們正處在歷史性的關鍵時代,不能做空頭承諾,是時候做出根本轉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後代的未來。”聯合國環境署代理執行主任喬伊斯.姆蘇亞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國家組織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放在核心位置,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包容的方式促進互聯互通,非常值得鼓勵;在綠色發展方面,中國做出了積極探索,聯合國環境署願意給予支援,共同推動綠色發展

  亞美尼亞自然保護部部長格裏高良則提出了綠色發展的另一維度,他認為貧困是造成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而扶貧能在解決環境問題時帶來重要作用,過去幾年中國的精準扶貧與綠色發展相得益彰,也給沿線國家提供了啟示。亞美尼亞強調協調經濟與環境政策的重要性,認為好的經濟政策一定涵蓋對環境的考量,兩者結合則效率更高。

  可持續海洋經濟高級別小組挪威特使、挪威前氣候與環境大臣赫爾格森認為,是可持續發展的共同目標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國際組織凝聚在一起,他表示,過去5年來,在改善環境方面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方案也至關重要。“我們非常認同中國的解決方案,不僅關乎環境也關乎經濟發展,有極大的信心把中國方案推給全世界。”

  此外,來自哈薩克、寮國、蒙古以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等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代表也紛紛就“綠色之路”建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在5年多的實踐中,中國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注重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接,推動基礎設施綠色低碳化建設和運營管理,在投資貿易中強調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新的動力,也給相關國家綠色發展帶來新機遇。“一帶一路”作為全球公共産品,不僅向世界提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物質上的公共産品,更有制度理念上的公共産品,促進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治理體系,推動各國一道解決環境、氣候、扶貧等全球問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