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慎終追遠寄相思——臺北陽明山清明掃墓即景
新華社臺北4月5日電(記者李建華 劉剛)5日清明節,臺北雖然沒有雨紛紛,但天氣陰沉,雲黑如墨。
清早的陽明山,上山車輛明顯增多。交通部門在通往公墓的路口實行交通管制,禁止外來車輛上山,並開設掃墓公車,將祭掃民眾免費接送至公墓。
陽明山第一公墓位於山林深處,環境清幽,綠樹成蔭。當天上午,前來祭掃的民眾數量眾多,他們手捧鮮花,提著大包小包的祭品上山。
掃墓公車的第一站是“靈骨塔”,這是臺北市規模較大的靈骨存放設施,存放著3萬多個骨灰盒。靈骨塔前的小廣場上,人頭攢動,熙熙攘攘。
這裡正在舉行一場法會,為先人祈福。法會結束後,人們將糕點、水果等各式祭品放置祭桌,按照祭拜流程,先在塔外點香、鞠躬、上香,再入塔內探視先人。
現場人潮涌動,但秩序井然。為保護環境,現場不允許焚燒紙錢,民眾在紙錢上寫上逝者姓名,然後送至代焚處統一焚燒。此外還鼓勵用雙手合十取代香枝,用電子蓮花燈取代蠟燭,即便焚香,民眾也都遵從“一人只燒一炷香”的倡議。
在代焚處不遠處,設有一個“時空郵筒”。民眾可以免費領取時空明信片,在上面寫下對先人的祝福之語。每天,工作人員會打開郵筒,將明信片與紙錢一起焚燒。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靈骨塔內的儲骨櫃已全部裝滿,新建的“臻愛樓”已于2012年落成,可安放5萬個骨灰盒,目前已使用約一半的空間。
70多歲的陳阿婆在靈骨塔廣場作志願者。她説自己有7位家人長眠於此,包括五年前逝世的老伴。
平日裏,陳阿婆在殯儀館做志願者,清明節則來到公墓做志願者,至今已堅持了十幾年。她有一個女兒,老伴去世後,為了不給女兒添麻煩,她選擇獨居。談到自己的歸處,陳阿婆顯得很坦然,“我死後花葬就好啦,塵歸塵,土歸土。”
陳阿婆口中的花葬,是臺灣近年來推行的一種環保葬,逝者經火化後,骨灰裝入環保紙袋埋入花田,不立墓碑、不記姓名,約半年後即“回歸自然”。環保葬還包括海葬和樹葬,隨著近年來環保觀念深入人心,逐漸成為越來越多民眾的選擇。
公墓入口不遠處的“臻善園”就是花葬區,這裡種植了櫻花、流蘇、羅漢松等喬木,以及杜鵑、茶花、桂花等灌木。記者在這裡看到,一個個長方形的花田由鮮艷的刺桐花圍成,花田裏放著一些圓石,花田外放著一束束鮮花和各式祭品。
乘公車繼續向前,就來到了公墓區。這裡共有20個墓區,墓地層層排列,漫山遍野的紅色杜鵑花和白色鬼針草點綴其間。
掃墓的人們接踵而至,手捧鮮花,提著各式祭品。站在墓碑前,有的焚香燒紙,有的唸唸有詞,表情或肅穆,或哀傷。墓墻上刻著人們對逝去親人的評價,“懿德長昭”“忠勤堪念”“忠厚長存”等,許多墓碑還刻著逝者的祖籍地,如天津、山東即墨、江蘇無錫等。
時間已至下午四時,天空終於放晴,人們也大都完成祭掃踏上歸途。記者看到,大部分墓地已被清理過,乾淨整潔,只剩放著的鮮花和沒有燒完的香枝。在空空的墓區,滿頭白髮的高先生獨自坐在墓碑前,安靜等到香枝燃盡才起身離開。
50多歲的高先生來自美國洛杉磯,此次特地回臺灣給爺爺掃墓,第二天還要乘飛機前往上海給外婆掃墓。“我和爺爺從沒有見過面,但是先人真的很重要,家庭都是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的。”他説。
高先生已經在美國生活了30多年,只要有時間清明節他都會回來看望長輩,盡一下孝心。他説,自己家庭很重視中華文化教育,兒子中文講得很好,今年因為大學課業繁重沒能回來,明年要帶他回來掃墓,“一個人要知道自己是從哪來的。”
在下山的公車上,記者遇到了一對年輕的夫婦,他們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其中一個還在襁褓中。丈夫范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是來給姑姑掃墓的,帶小朋友前來,就是希望孩子不要忘記自己的先輩。
在公墓的入口,矗立著一個巨大的牌樓,上面四個大字分外顯眼:慎終追遠。
不管境遇如何變幻,在這個傳統節日,人們緬懷先人、慎終追遠的情懷始終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