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領導是改革開放成功的根本保證
內容提要: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這是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一條寶貴經驗。黨的領導之所以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根本原因在於中國共産黨具有強大戰略定力、強大思想活力、強大組織動員能力、強大制度建設能力,為這場前無古人的偉大變革指明瞭正確方向、提供了科學理論、注入了強大動力、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新時代,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堅定不移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必須堅持和運用好這一寶貴經驗。
習近平同志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入總結了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第一條就是“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我國改革開放無疑是迄今為止最複雜、最偉大、最成功的現代化歷程,而黨的領導是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歷史性成就的根本保證。習近平同志指出:“正是因為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我們才能實現偉大歷史轉折、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才能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才能有力應變局、平風波、戰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機,才能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的領導之所以成為改革開放成功的根本保證,根本原因在於中國共産黨具有強大戰略定力、強大思想活力、強大組織動員能力、強大制度建設能力,從而為這場前無古人的偉大變革指明瞭正確方向、提供了科學理論、注入了強大動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強大戰略定力為改革開放指明正確方向
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方向包括時代大勢、民心所向、規律指向。實現偉大變革,必須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確方向,不斷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説,保持發展的正確方向始終是根本性、決定性的。當今世界,一些國家的改革探索、發展努力,正是因為失去了正確方向,才陷入停滯乃至倒退。
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在方向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應當看到,正確方向、正確道路不是從天上自動掉下來的、從地上自然長出來的。改革開放前特別是“文革”10年,我國國民經濟陷入嚴重困難,表明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難以使我們過上富裕生活;一些發展中國家深陷發展陷阱,經濟停滯不前、社會問題交織甚至陷入戰亂之中,證明“華盛頓共識”絕非普世良方。正是基於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我們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找到正確方向以後,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需要強大戰略定力。改革開放之初、蘇東劇變之後,一些人曾對中國應該走什麼路、向何處去有過不同看法。任何一點動搖猶豫,任何一次錯誤偏差,都可能讓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深陷泥沼、倒退混亂。40年來,中國共産黨以一以貫之的強大戰略定力,堅持改革開放,帶領中國人民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40年來,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持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帶領中國人民艱苦奮鬥、不懈探索,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守住了根本,激發了活力,打開了事業發展空間,不僅逐步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而且日益在世界上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以強大思想活力為改革開放提供科學理論
中國共産黨是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政黨,是具有強大思想創新活力、理論創造能力的政黨。改革開放40年來,黨和國家歷經重重困難考驗,解決了許多前人從未遇到過或者從未有效解決的問題,靠的就是科學理論的指導。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我們黨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正確思想路線。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人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充分顯示了思想引領的強大力量。”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正確思想路線的重要作用。其次,我們黨始終堅持根據實踐的發展和下一階段更高水準實踐的需要,與時俱進推進理論創新、思想飛躍。再次,我們黨始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形成了“摸著石頭過河”“先行先試、由點到面、全面推廣”“先富帶動後富”等一系列方法論的重大創新。第四,我們黨始終堅持圍繞改革開放展開科學理論建構,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改革理論。最為重要的是,在創造性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改革開放提供了科學的指導思想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以強大組織動員能力為改革開放注入強大動力
在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推進改革開放,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和平發展,用幾十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其複雜性、艱巨性是亙古未見的,離不開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一些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就是在議而不決、決而難行中慢下來、停下來的,一些國家就是因為難以凝聚共識、集中力量、調動資源而在國際競爭中處處陷於被動的。
中國共産黨是有嚴肅組織原則、嚴格組織紀律、嚴密組織體系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其他政黨所不具備的強大組織動員能力。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始終注重組織動員方法、資源調配方式的不斷創新、不斷強化、不斷發展。一是始終堅持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既確保中央權威,使黨中央始終能夠在重大問題、關鍵問題上一錘定音,又充分調動地方推動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二是始終堅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既注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通過市場孕育強大發展動能;又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優勢,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整合資源、統籌調配力量。三是始終堅持處理好黨的組織動員與人民群眾首創精神的關係。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是改革開放的動力源泉和根本力量所在,能否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是改革成敗的關鍵。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産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方面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實踐和智慧。”因此,我們黨鼓勵地方、基層、群眾解放思想、積極探索,鼓勵不同區域進行差別化試點,善於從群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革切入點,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黨的組織動員與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相互促進、高度統一。
以強大制度建設能力為改革開放提供制度保障
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做到既始終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框架、四梁八柱堅強有力,又及時破除制約發展的障礙和桎梏,推進制度和體制機制創新,從制度上確保黨和國家始終充滿改革動力、發展活力、創新能力。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不僅著力推動經濟發展,而且高度關注黨和國家制度建設,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從而為改革開放提供了有效制度保障。一是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毫不動搖、決不妥協,築牢改革開放的堅強政治根基。二是堅持問題導向,不斷破除制約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進制度創新,為改革開放提供強大動力和根本保障。三是堅持實事求是,根據發展階段推進制度建設,不斷將改革發展成果以制度形式鞏固下來,確保改革成果不會得而復失。四是著眼長遠推動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們黨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國家治理問題,強調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不斷推進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
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偉大成就,充分證明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和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根本保證;充分證明今後無論改什麼、改到哪一步,都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確保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充分證明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極端重要性。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國際國內形勢複雜多變,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堅定不移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需要進一步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有效應對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要運用好“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這一寶貴經驗,在前進道路上增強“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領域,在新的偉大鬥爭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勝利。
(執筆:賈立政)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27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