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國祭出對伊朗石油“禁運牌” 其親密盟友受傷最深

2018-06-29 11:16: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網綜合報道】“美國總統又埋下一枚定時炸彈!”德國新聞電視臺28日稱,特朗普總統退出一系列協議、發起全球貿易戰,已讓世界處於不確定中,但他感覺還不夠,又逼迫全球封殺伊朗的石油出口。美國官方就他國進口伊朗原油問題表明“零容忍”的強硬態度後,各方表態不一。有敦促美國要“依法辦事”的俄羅斯和歐洲,有想趕緊獲得豁免的日本和韓國,還有處於兩難境地的印度。

  《朝日新聞》28日援引一名大型煉油企業負責人的話稱,日本從伊朗進口的量不大,直接影響相對較小,但間接影響不容忽視,尋找替代原油並不簡單。據日本財務省相關統計,日本約5%的石油從伊朗進口,且簽有長期供給合同,完全叫停這些合同極為困難。“讓堅持對伊強硬姿態的美國總統允許日本例外的可能性不大”的警惕情緒已開始在日本蔓延。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原考慮7月中旬出訪歐洲和中東之際能順訪伊朗。如能成行,他將成為時隔40年再次訪伊的日本在任首相。除能源合作,日本政府有意扶持日企進軍伊朗。但現在有日本外務省官員表示,“美國是重要的盟國,必須要顧及美國”。

  “政府將本著最大程度減少相關企業的損失,並向美方提出‘例外’要求。”這是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做出的回應。韓國MBC電視臺28日報道稱,“美國要求禁止伊朗石油進口讓盟國難堪”,作為退出伊核協議的後續措施,美國開始祭出對伊石油的“禁運牌”。鋻於中國和歐洲的反對,美國主導的這次對伊石油制裁很有可能效果有限,但不管怎樣,韓國政府正為最壞的情況在做打算。《韓民族新聞》認為,美國“毫無例外”的伊朗石油封殺令,打得韓國有些措手不及。美國的“高壓政策”讓韓國政府和相關企業非常苦惱。

  德國《每日鏡報》28日説,從法律角度來看,美國不能對伊朗採取這樣的措施,但美國總統為全面孤立伊朗,即使傷害最親密的盟友,也要“勇往直前”。《世界報》稱,美國不購買伊朗原油,但歐洲的情況不同,自從2015年達成伊朗核協議後,歐洲各國進口伊朗石油大增,約佔其出口量的1/3。德國《商報》認為,如果美國真能大規模限制伊朗的石油出口,伊朗經濟將遭受災難性打擊。另一方面,伊朗政權被認為正在資助敘利亞並擴大其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影響力,而這正是特朗普、一些海灣國家和以色列想要阻止的事情。

  【環球時報駐外特派、特約記者 曲翔宇 劉軍國 青木 張靜 丁雨晴 柳直 環球時報記者 林鵬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