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原聲】望、聞、問、切、治——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關心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2018-05-19 16:34:00
來源:中國之聲
字號
  天藍、地綠、水凈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後在不同場合發表論述,強調建設生態文明、維護生態安全。
 
  生態環境保護難點在哪?根源何在?如何解決?過去五年,習近平總書記奔波各地考察調研,敏銳尋找生態環境突出問題,仔細傾聽群眾心聲,認真調研環保“痼疾”,高瞻遠矚對症下藥,提出了一系列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五年來,生態環境保護碩果纍纍。
 
  “望”生態環境保護之迫切,總書記看在眼裏,想在心裏
 
  歷經30多年快速發展,中國在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粗放的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習近平總書記敏銳地觀察到了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
 
  2012年12月,習近平擔任總書記後首赴地方考察時就諄諄告誡:“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説,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
 
  習近平: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寧可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14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綠水青山的重要性。
 
  習近平: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論斷,貫穿于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中,成為樹立生態文明觀、引領中國走向綠色發展之路的理論之基。
 
  “聞”群眾關切、群眾期盼,為人民群眾謀求藍天綠水,總書記走遍大江南北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品質是關鍵”。5年來,從城市到鄉村,從大漠戈壁到江南水鄉,習近平總書記每赴各地考察調研,幾乎都在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對於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性。
 
  2015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大理洱海邊留下了一張特別的合影,體現了他對生態環境治理的信心和決心。
 
  習近平:我跟省委書記、省長在你們的洱海邊上合了一張影。我説,我現在看到這個水,希望多少年後再照一張照片,那時候水比現在更乾淨、更清澈,如果不乾淨了,我要找你們。
 
  2015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説:
 
  習近平:現在,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著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問”責生態破壞,追查環境污染,總書記要求絕不鬆懈
 
  “生態環境保護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領導幹部,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負有責任的領導幹部,必須嚴肅追責”。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領導幹部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這個“關鍵點”。
 
  而中央環保督察就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推動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自2016年啟動以來,中央環保督察已實現31個省(區、市)全覆蓋,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環境問題。
 
  今年3月份,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問責情況公佈,共問責1048人。中央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説,這體現了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劉長根表示,91個案件移交給地方以後,全部查清屬實,全部實施問責。問責的1048個,處級以上接近70%,很多地方縣長、縣委書記、市長、包括市委書記被問責,在這次問題裏很常見。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將環境保護督察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抓手,他曾多次語重心長地告誡:一定要徹底轉變觀念,再不要以GDP增長論英雄。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總書記明確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習近平: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産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切”診環保領域頑疾,把脈環保法治建設,總書記的綠色發展理念“生根發芽”,成效“破土而出”
 
  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五年多來,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駛入“快車道”,初步建立“四梁八柱”性質的制度體系,生態環保領域的法治建設快馬加鞭。從《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發佈,到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實施,從被俗稱的“大氣十條”到“水十條”再到“土十條”,重典治污漸成常態。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的主要目標,並提出一系列主要指標,為綠色發展“保駕護航”。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習近平:我們將毫不動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綠色低碳迴圈發展,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今後5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分別下降23%、15%、18%。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十八屆三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説明,全面、清晰地闡述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構成及其改革方向、重點任務;今年3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中,生態文明被正式寫入。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遵循發展規律,順應人民期待,彰顯執政擔當,將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綠色發展視為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融入治國理政宏偉藍圖。
 
  “治”理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總書記高瞻遠矚,引領中國抒寫生態文明新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向環境污染“亮劍”,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有力推進;生態環保領域改革全面深化,40多項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具體改革方案陸續通過;生態保護修復持續強化,建成自然保護區2750處......
 
  今年4月1號起,環保稅首輪徵收開始,排污費制度向環保稅制度平穩轉移;4月2號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要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4月16號,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正式掛牌,“九龍治水”成為歷史......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過去五年,我國累計治理沙化土地1.5億畝,全國完成造林5.08億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1.66%;全國地表水好于三類水質所佔比例提高了6.3個百分點,劣五類水體比例下降4.1個百分點。地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生態環境建設碩果纍纍。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介紹,我國空氣品質總體改善,在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污染治理任務十分艱巨的情況下,較好地完成了環境保護年度目標。李幹傑表示,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為核心,以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標誌性舉措為抓手,全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氣和水環境品質進一步改善,土壤環境風險有所遏制,生態系統格局總體穩定,核與輻射安全有效保障。
 
  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們一定能完成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任務,給子孫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習近平:面向未來,我們要敬畏自然、珍愛地球,樹立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尊崇、順應、保護自然生態,加強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領域交流合作,共用經驗、共迎挑戰,不斷開拓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藍天碧海、綠水青山。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