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提高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能力水準

2018-02-01 15:19:00
來源:貴州日報
字號

  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也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礎。然而,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暗流涌動,肆意歪曲歷史、否定領袖、抹黑英雄,産生了極其消極的影響。我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虛無主義虛無領袖和英雄的手段

  歷史虛無主義是學術領域的問題,也是意識形態領域的問題,但歸根結底是政治問題。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在這種政治目的之下,我們黨的領袖和英雄人物容易成為被否定、醜化、污衊的對象。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攻擊詆毀革命領袖和英雄人物的手法多樣,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是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和分析,不能因為他們有失誤和錯誤就全盤否定,抹殺他們的歷史功績。然而,歷史虛無主義卻用孤立、片面、曲解的方法評價歷史人物,以挖掘歷史細節為名,抓住失誤和錯誤無限放大,對歷史貢獻則選擇性忽視。實際上,這種只關注歷史某些支流和局部的研究,與歷史事實相去甚遠,在很大程度上偏離了歷史的主流。

  二是編造史料,主觀臆斷。歷史並非不能考證、不能討論,但歷史不能任意選擇,更不能隨意篡改。正確評價歷史人物,既需考據事實,更需辨明是非。但是,歷史虛無主義慣用的伎倆就是想像臆斷,通過提出假設的觀點來推論可能産生的結果,以此來證明自己判斷的正確。這實際上是通過蓄意詆毀、攻擊、唱衰我們的領袖、英雄,製造思想混亂,擾亂社會共識。

  三是好人不好,壞人不壞。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這是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不過,歷史虛無主義無視歷史人物的階級分野,而是用所謂“人性複雜論”進行評價,即把好人説得壞一點,把壞人説得好一點。在這種評判標準下,封建君主專制主義的政治代表慈禧等人被裝扮成了“中國現代化的開拓者”,而那些謀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先進代表林則徐、孫中山等則被説成是“把中國踹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這表明歷史虛無主義實際上是歷史唯心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其本質是歪曲或曲解歷史。

  歷史虛無主義虛無領袖和英雄的原因

  為什麼歷史虛無主義總拿我們的領袖和英雄説事?除了少數人有政治企圖、欲借歪曲歷史人物否定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之外,多數人就其主觀因素而言,主要有三。

  一是時代認識的錯誤性。人們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總會有一個觀察點或立足點,它歸根結底是與人們對其所處時代的認知密切相關。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重大政治論斷,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個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麼主義。這就是當下中國社會的時代性。然而,一些人錯讀當下的中國,甚至認為中國目前搞的不是社會主義,因而他們趨向歪曲歷史,攻擊詆毀領袖和英雄,陷入歷史虛無主義的迷津,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是思想方法的片面性。一些人評價歷史人物,不是將其置於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作綜合的、長時段的考察,而是以偏概全、以今況古,難免陷入歷史虛無主義的泥潭。只看到失誤和錯誤,看不到歷史功績,不但不能反映客觀的歷史真相,相反易於陷入歷史虛無主義。

  三是個人情感的非理性。真正的歷史研究,必須秉持客觀立場,使用能如實反映歷史真實的史料,客觀公正地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盡可能地使主觀和客觀相一致。然而現實中,有些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往往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和主觀烙印。

  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面臨的複雜性、長期性、艱巨性,必須切實提高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能力和水準。

  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和政治能力。歷史與現實是不能被割斷的。對歷史問題持什麼樣的態度,不僅是一個簡單地如何看待過去的問題,更是一個如何看待今天的問題。歷史虛無主義者深知要搞垮一個國家,首先就要攻擊這個國家的執政黨;要搞垮這個國家的執政黨,首先就要醜化這個黨的主要領袖和英雄人物。對此,我們的思想必須始終清醒,決不能放鬆警惕,更不能掉以輕心。要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深刻認識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産黨、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選擇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立場和維護黨、國家、民族團結的立場。

  二是用好馬克思主義這個理論武器。習近平同志指出:在我國,不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哲學社會科學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最終也不能發揮應有作用。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必須用好馬克思主義這個利器。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用辯證的、歷史的、實踐的觀點來正確對待歷史,從客觀的歷史事實出發,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歷史。

  三是加強和深化歷史研究。黨史國史軍史之所以成為歷史虛無主義氾濫的“重災區”,在某種程度上,與我們的歷史研究缺乏問題意識和戰鬥力有密切關係。總體來看,學界針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不少是泛論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和危害,而對其具體觀點缺乏有針對性和説服力的正面回應。要想從根本上批駁歷史虛無主義,就必須深化相關問題的實證研究,形成有説服力、廣大讀者願意看、能信服的成果,真正做到正本清源、以理服人。

  四是創新歷史宣傳方式。對歪曲醜化黨的歷史的錯誤觀點和錯誤傾向,應及時大膽發聲,加以澄清,避免以訛傳訛。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注意區分政治問題與學術問題、思想認識問題的界限。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要善於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和資訊化手段逐漸縮小歷史虛無主義的生存空間,逐步肅清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注重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産黨的故事,講好中國人民的故事,把歷史的豐富性、複雜性和曲折性講全、講深、講透,才能真正打動人、感染人。

  (作者為省委黨校馬克思主義與黨的建設研究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