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踐悟|十九大】透過“天眼” 看見“中國智造”更好的未來
古有愛國詩人屈原對天地離分、陰陽變化、日月星展等自然現象進行發問,寫就《天問》這部充滿探索精神的經典長詩;今有以南仁東為代表的科學家不懈奮鬥,歷經二十余載鑄成“天眼”這架直徑500米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從古至今,中國人探索宇宙的熱情從未消退,中國人一直在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精神的激勵下奮力前行。
2017年11月23日,筆者作為“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中外青年學者交流活動中的一員,有幸來到位於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的“天眼”所在地,親眼目睹了這架有著“大國重器”、“蒼穹之眼”之稱的射電望遠鏡。在群山環繞中,它靜靜地躺在洼坑中間,周圍六座饋源塔用六根軟索係起一個約30噸重、號稱“天眼之眼”的饋源倉,接收遠至137億光年的宇宙信號,觀測脈衝星、暗物質、黑洞甚至星外文明等。
筆者難以形容爬上700多級臺階後第一眼看到“天眼”的感覺,只覺得在這片永久“靜默區”內,天、地、人似乎融為一體,閉上眼仿佛能感受到來自宇宙深處的脈動。那一刻,內心被激動、振奮、自豪等各種複雜的情感充滿,真切地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創新的動力,深為中國人驕傲!
這樣的驕傲是有足夠理由的。要知道,中國在射電天文學方面原本是一窮二白,甚至遭到西方的嘲笑。然而,最近五年,中國的科技成果呈現後來居上的趕超態勢,特別是2016年9月“天眼”啟用後,中國人在尖端領域就再也不是“吃瓜群眾”了。“天然喀斯特洼地”、“反射面技術”、“輕型饋源支撐”這三大自主創新,使得“天眼”至少在未來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也使得中國成為地球上看得最遠的地方!
其實,令國人驕傲的“大國重器”何止是“天眼”。黨的十八大以來,“天宮”升空、“蛟龍”深潛、“墨子”上天、“悟空”發射、大飛機首飛……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在尖端領域,已從過去的跟蹤研究,發展到與世界科技前沿並行發展,部分新興領域甚至走在了世界前列,展現出“中國智造”越來越大的魅力。
應該説,這些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與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創新的重視以及給予的支援是密不可分的。據統計,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公開講話和報道中,“創新”一詞出現超過千次,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到“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再到“我們要引進和學習世界先進成果,更要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習總書記對“創新”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十九大報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強調“創新”,並且提出到2035年中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這無疑為未來建設創新型國家指明瞭方向,為更多創新成果的涌現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撐。
期待新時代的中國在實現新目標的征程中,不斷用創新精神來攻堅克難,打造更多像“天眼”這樣的“中國智造”名片,讓世界感受科技之美,共用更好的未來。(盛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