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網信辦指導,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委網信辦主辦的紀念“三個90週年”網路媒體主題宣傳活動共分為兩個組,從不同的方向挺進井岡山。二號組來到了修水縣。修水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為革命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十萬餘優秀兒女壯烈犧牲,僅登記在冊的革命烈士就有10324名,在這裡:組建了我黨第一支工農革命軍隊;誕生了我黨我軍第一面軍旗;打響了湘贛邊秋收起義第一槍;創造了“三個第一”的紅色歷史。
由於種種原因,修水是國定貧困縣,2012年底,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78萬,貧困發生率19.87%,成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為此脫貧攻堅任務非常的艱巨,為了在2020年如期的實現全部脫貧,修水縣全力以赴投入到扶貧攻堅之中。
在走訪馬坳鎮黃溪村的過程中,村支部書記徐萬年介紹,早些年他們村是典型的貧困村,人多田少,不少的農民缺資金缺技術,年輕小夥子找對象都難上加難,貧困已經成為黃溪村的代名詞。近些年來,黨和政府加大了扶貧的力度,在政策上進行扶持,在經濟上給予幫助,實行“輸血”和“造血”並舉,並採取“一幫一”的方式,扶貧先扶志,以典型引路,鼓勁打氣,樹立信心,鼓勵農民通過自己的雙手去擺脫貧困。
為了幫助貧困對象走上致富路,黃溪村採取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貧困戶)+扶貧資金+市場的新模式,確權不確地,將村裏的全部土地作為資本入股,引進能人和先進管理模式,由此,貧困對象不僅可以從土地中獲得收入,而且參與合作社的勞動又可以掙得工錢。為了使土地更好的發揮效益,增加附加值,村裏因地制宜,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開展多种經營,種了桑樹養了蠶,還種了苗木、茶、蔬菜、有機葡萄等,多种經營不僅帶來高效益,而且可以抵擋一定的風險,此品種淡那品種熱,使村民及貧困對象的收入穩穩噹噹。
對於一些特殊的貧困戶,除了進行健康幫撫之外,村裏還因人制宜發揮其的特長,如,貧困對象方進軍因兒子和老婆都患病,光靠健康扶貧還不能使其富裕起來,村裏考慮到其有管理方面的才能,讓其承包蔬菜大棚7.8畝,在其的精心管理下一年創收6萬左右,一舉脫掉貧困帽。還有貧困對象陳橋華,上有老,下有小,小孩讀書都是個問題,村裏讓其承包6畝桑園,再加上平時打零工的收入,合計一年收入到達了9萬元左右。
黃溪村黨支部從村裏的實際出發,處處為貧困對象著想,充分的落實和運用黨的扶貧好政策,通過産業扶貧,金融扶貧等等,在短短的幾年內一舉摔掉了貧困帽,2016年實現了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現今的黃溪村面貌大變,不見了土坯房,絕大多數村民蓋上了別墅,據介紹,全村90%都搬進了洋房,即使是沒有住上別墅的,村裏也安排了公租房,按照一人一房一廳,二人兩房一廳進行分配,可以説人人都有了新房,農村已經不是原來的農村,村民們走上了致富路。用村民的話來説,多虧了黨的好政策,私人建房還有補助,也多虧了村幹部的好領導,幫助他們走向致富路。現今的黃溪村的村民吃講營養,住講舒適,穿講時髦,成為有名的富裕村。
黃溪村是修水縣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從其的變化透視出修水縣的變化。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修水縣,在過去的年代為革命作出重大的貢獻,如今為擺脫貧窮,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繼續弘揚革命的好傳統好作風,傳承紅色基因,修水縣從五年前14.78萬貧困人口下降到目前5.38萬貧困人口,減少了近三分之二。在之後的扶貧攻堅戰中,修水縣將不遺餘力的下好繡花功夫,啃下最後的硬骨頭,力爭創造出新的第一,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羅瑞明)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