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辦:2030年5歲以下兒童和孕婦貧血率控制在10%以下

2017年07月14日 08:18: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下降至5%以下;0—6個月嬰兒純母乳餵養率在2020年的基礎上提高10%。

  ——進一步縮小城鄉學生身高差別;學生肥胖率上升趨勢得到有效控制。

  ——進一步提高住院病人營養篩查率和營養不良住院病人的營養治療比例。

  ——居民營養健康知識知曉率在2020年的基礎上繼續提高10%。

  ——全國每人平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低20%,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計劃規定七項實施策略完善。一是完善營養法規政策標準體系,推動營養立法和政策研究。二是加強營養科研能力建設,加強營養人才培養。三是強化營養和食品安全監測與評估,定期開展人群營養狀況監測,加強食物成分監測工作,強化碘營養監測與碘缺乏病防治。四是發展食物營養健康産業,加大力度推進營養型優質食用農産品生産,規範指導滿足不同需求的食物營養健康産業發展,加快食品加工營養化轉型。五是大力發展傳統食養服務,加強傳統食養指導,推進傳統食養産品的研發以及産業升級換代。六是加強營養健康基礎數據共用利用,大力推動營養健康數據互通共用,全面深化數據分析和智慧應用。七是普及營養健康知識,提升營養健康科普資訊供給和傳播能力,推動營養健康科普宣教活動常態化。

  計劃明確六項重大任務開展。一是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開展孕前和孕産期營養評價與膳食指導,提高母乳餵養率,培養科學餵養行為。二是學生營養改善行動,指導學生營養就餐,學生超重、肥胖干預。三是老年人群營養改善行動,開展老年人群營養狀況監測和評價,建立老年人群營養健康管理與照護制度。四是臨床營養行動,建立、完善臨床營養工作制度,推動營養相關慢性病的營養防治。五是貧困地區營養干預行動,實施貧困地區重點人群營養干預,加強貧困地區食源性疾病監測與防控,減少因食源性疾病導致的營養缺乏。六是吃動平衡行動,推廣健康生活方式,提高運動人群營養支援能力和效果,推進體醫融合發展。

  計劃最後強調,要加強組織實施。地方各級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強化組織保障,統籌協調,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措施,將國民營養計劃實施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考評,確保取得實效。要加大對國民營養計劃工作的投入力度,充分依託各方資金渠道,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多元化投入,並加強資金監管。要組織專業機構、行業學會、協會以及新聞媒體等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主題宣傳活動。加強與國際組織和相關國家營養專業機構的交流,通過項目合作、教育培訓、學術研討等方式,提升我國在營養健康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