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從20年到60天:中國海域可燃冰勘查試採“趕超記”

2017年07月10日 08:35:1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廣州7月9日電(記者王攀)從開採出氣,到完成預期任務、實施關井作業,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共持續了整整60天時間,創下了産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

  60天的背後,是20年的艱辛追趕歷程——與國外相比,我國天然氣水合物的資源調查與評價工作起步晚、起點低,中國海洋地質科學隊伍是在一片空白的基礎上,完成了對世界先進水準的趕超。

  俗稱可燃冰的天然氣水合物,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潛力的新型潔凈能源之一。早在20世紀60年代,國際上就開始對其進行勘探與研究。20世紀80年代初起,美國、日本、印度、德國等國家紛紛將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納入其國家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並編制了詳細的發展路線圖。

  1998年12月,以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為契機,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開始在南海尋找可燃冰。

  2002年,我國批准設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與評價專項,正式拉開了我國大規模、多學科、多手段開展海域水合物資源調查評價的大幕。

  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專家介紹,專項實施10年,成功運用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多手段綜合調查方法,在南海北部多個區域,有力證實了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的存在。

  專項實施期間,我國于2007年4月至6月,實施了南海水合物首次鑽探,並在神狐海域鑽獲高甲烷含量的水合物實物樣品。這也使得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印度之後第4個在海底鑽獲水合物實物樣品的國家。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