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黨的領導:中國最大的國際競爭力

2017年06月30日 08:46:23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原標題:黨的領導:中國最大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我們黨領導的偉大事業,正在進行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是我們黨的時代任務,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這一偉大事業、偉大鬥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抓住黨的建設這個“牛鼻子”,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進行頂層設計,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高線管理與底線管理相結合、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與其他領域改革互聯互動、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有機銜接、黨內監督與外部監督尤其是國家監督有機結合、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融會貫通,形成了偉大工程與偉大事業、偉大鬥爭相融共進的新格局。

  深刻洞察、準確把握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新階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黨的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講話中明確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這是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握的基本規律。這表明,抓黨的建設,首先要深刻洞察、準確把握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新階段、新起點。

  ■我國步入“發展起來”新時期,這是黨的建設的歷史方位

  黨的十八大前後,中國的經濟總量超越世界很多發達國家,GDP排名世界第二,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標誌著中國正步入“發展起來”的新階段。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我國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我國發展起來以後,不僅要破解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一系列矛盾與難題,如體制機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籬,而且要努力解決發展起來以後出現的新矛盾和難題,如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用發展不足等短板。應當説,這些矛盾和難題日趨突出,都是堅硬的“鐵”,需要深水攻堅、壯士斷腕、背水一戰,具有相當大的難度。打鐵還需自身硬,改造客觀世界,離不開“黨的主觀的條件”的改造。這就要求我們黨時刻牢記“中國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共産黨內,黨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幹部身上”的警告,既要使自身“硬”,又要敢於碰硬,具有“打鐵”的本領。因此,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建設必須具有“純度”和“硬度”,才能攻堅克難、履行使命。

  ■解決黨自身存在的問題,是黨的建設的現實關切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提供了前車之鑒。其中之一,就是管黨治黨不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産黨迅速發展壯大,不斷增強影響力和吸引力。當前,我們黨擁有8900多萬黨員,超過了德國的人口,然而絕大部分黨員都是在改革開放以後入黨的,缺乏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鍛鍊和艱苦環境考驗。面對“四大考驗”,一些黨員幹部身上既存在著“四種危險”,也存在著“四風”問題。一些地方和部門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一些黨員、幹部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鬆弛,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不嚴格執行黨章,漠視政治紀律、無視組織原則。如何解決好自身問題,不斷增強黨的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由此,管黨治黨突出“核心”、“全面”、“嚴”和“治”,就必然成為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抓黨的建設的現實關切。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黨的建設的動力源泉

  十八大以來,我國處於發展的最好時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能否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直接決定“十三大”確定的“三步走”戰略能否最終實現。當前,我國處於“三大步”中的第三步,也處於“十五大”規劃的“三小步”中的第二步。這既是一小步,也是一大步。這一步邁得好,就能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一步邁得不好,就會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了當代中國共産黨人手中,只能前進,不能退縮,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邁好這一步,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深入推進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全面從嚴治黨。

  ■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新變化,是黨的建設面臨的外部環境

  當今中國正在邁入由“富起來”走向“強起來”新的歷史征程,全國人民正在黨的領導下聚積新的力量再出發。力學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中國對世界的作用力有多大,反作用力就有多大。中國的影響力越大,世界就越會關注中國。一些國家不甘心國際秩序“被改變”,必然會對我國處心積慮地圍堵打壓。可以想像,當前及今後我國和平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依然會嚴峻複雜,甚至一些國際因素還會演變為全邊疆、全領域安全問題,影響國家總體安全。面對這些挑戰,中國必須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與世界各國一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要成功實現這一目標,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把黨的堅強領導變成應對一切外部和內部矛盾、風險和挑戰的定海神針。當今世界,國與國的競爭主要是政治制度的競爭,説到底是一國領導力量和國家組織力量的競賽,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就是中國最大的國際競爭力。

  繼續回答好“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如何建設好這個黨”這個根本問題,黨的建設取得新成就,開闢了管黨治黨新境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這條主線,堅持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的理念,全面從嚴治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繼續回答好“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如何建設好這個黨”這個根本問題,開闢了管黨治黨新境界。

  ■在思想建設上,推動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黨的集中統一和黨中央權威進一步加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把思想建黨擺在首要位置,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思想路線,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全黨,推動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比如,連續舉辦7期省部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央政治局堅持集體學習制度,十八大以來已進行了41次集體學習;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並將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中辦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並強調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于法治建設。這些舉措使黨的集中統一和黨中央權威進一步加強,黨員幹部補足了精神上的“鈣”,黨的意識、黨員意識大大增強,黨性修養的自覺性大大提高。

  ■在組織建設上,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為黨中央的核心和全黨的核心,以黨的建設引領和帶動黨的各項工作的局面普遍形成

  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為黨中央的核心和全黨的核心,是針對我們今天面臨的國際環境的嚴峻挑戰,針對管黨治黨中出現的各種考驗與風險,針對“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新長征路上的各種嚴峻考驗,經過全黨深思熟慮而做出的符合黨心軍心民心的鄭重選擇。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報告指出:“黨的歷史表明,必須有一個在實踐中形成的堅強的中央領導集體,在這個領導集體中必須有一個核心。如果沒有這樣的領導集體和核心,黨的事業就不能勝利。這是堅持民主集中制的一個重大問題。”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為黨中央的核心和全黨的核心,是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的必然要求,必將對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在基層組織建設方面,黨中央還高度重視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加大農村基層黨建、城市基層黨建、國企基層黨建、非公和社會組織基層黨建以及其他領域黨建工作力度,聚焦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強調發揮整體功能。如全黨召開了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推廣城區、街道、社區黨組織三級聯動,習近平總書記還親自主持並召開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在黨員隊伍建設方面,強調發展黨員總量控制,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推進基層黨建資訊化建設;黨中央專門對基層黨組織實行專項整治,補足短板。由此,基層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融合度、一體化水準大大提高,基層基礎水準進一步提升,以黨的建設引領和帶動黨的各項工作的局面普遍形成。

  ■在作風建設上,解決了一些群眾深惡痛絕的“四風”問題和官場陋習,深刻地改變中國“官場文化”,重塑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

  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産黨大刀闊斧抓作風問題,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中央政治局量身定制“八項規定”, 堅持以上率下,堅持領導帶頭,聚焦“四風”突出問題,持續開展專項整治。如狠剎公款吃喝風、整治鋪張浪費之風、深入推進公車改革制度、從緊從嚴控制因公出國、持續清理超標辦公用房等。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監督作用,通過抓一些節點緊盯作風問題,構建作風建設長效機制。黨內政治生活從中央政治局做起,開好民主生活會,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選人用人方面堅持正確導向,如用八項規定和八項規定精神打破“官本位”和特權思想;強調“當官不要發財,發財不要當官,當官發財是兩條道上跑的車”,克服數千年農耕文明流傳的“當官發財”理念;堅持“既重視人情,也要過好人情關”,克服“圈子文化”、“人情文化”;倡導軍人有“血性”,幹部有擔當,以“用我們的血肉鑄就我們新的長城”的精神培育民族精神;倡導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超越近代以來資本與官僚相結合的官場陋習,等等。五年來,全黨解決了一些群眾深惡痛絕的“四風”問題,剎住了一些歪風邪氣,攻克了一些司空見慣的官場陋習,深刻地改變中國“官場文化”,重塑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大大增強了廣大黨員群眾對黨的信任和信心。

  ■在反腐倡廉建設上,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有助於以優良的黨風帶動和形成優良民風

  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反腐敗工作上升到反腐敗鬥爭,實現法治反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如充分發揮巡視工作利劍作用。目前,黨中央已進行12輪巡視,覆蓋地方、央企、金融、部門、高校5個板塊,實現全覆蓋目標。巡視方法推陳出新,出現了常規巡視、專項巡視、“回頭看”、機動巡視等;如加強對“一把手”和對重點部門、關鍵崗位人員監督管理力度;如加大反腐敗國際合作,讓腐敗分子無藏身之地,等等。十八大以來,全黨果斷處理一大批違規違紀、貪污腐化的黨員幹部,徙木立信,反腐敗動真格,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人民群眾齊點讚,黨的權威與日俱增,有助於以優良的黨風帶動和形成優良民風。

  ■在制度建設上,黨的制度建設已經形成了“溢出”效應

  黨的十八大以來,制度建設擺在了突出位置。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了“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新任務,此後在紀法分開、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加強和規範黨組和地方黨委工作制度、巡視和巡察工作、紀檢監察體制改革、黨內問責、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建設、管住“小微權力”等方面大膽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科學、簡便、管用的制度。2014年9月,中央制定了《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深化黨的組織制度改革、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四個方面,共26項具體任務。此外,在增強制度權威方面,立足於遵循黨章這個總規矩,嚴明黨章黨規黨紀,把黨內慣例也上升到黨內政治規矩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決防止和克服“七個有之”,做到“五個必須、五個絕不允許”;在執紀審查方面,首先要查明是否對黨忠誠、是否違反政治紀律,黨中央先後查處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遼寧拉票賄選案;在制度設計上堅持問題導向,把正面倡導與負面懲戒結合起來、把懲戒和激勵結合起來,既接天線,也接地氣,防止出現“制度陷阱”。目前,黨的制度建設已經形成了“溢出”效應,即由黨內向黨外溢出,從黨員、幹部向普通群眾溢出,從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推進形成黨治國理政成熟的制度體系和制度文明成果。在推進制度建設過程中,我們黨日益走向成熟、走向自信、走向理性。

  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2016年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黨建研究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的批示中提出“構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建”也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領域,也要不斷推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和創新。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的新起點新成就新趨勢,為構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提供了堅實的實踐基礎和理論依據。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中國共産黨是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其實,黨建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最根本的任務就是凝聚民心。習近平總書記在接受俄羅斯記者採訪時指出: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説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習近平總書記還提出“始終與群眾一塊過、一塊苦、一塊幹”、“凡事要與人民商量,小事小商量,大事大商量”、“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堅持共用發展理念”、“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等理念。將上述論述加以歸納、概括和提升,就是“以人民為中心”,體現了新時期“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基本內涵,即:人民至上,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依靠人民共創發展成果;把人民當作目的,由人民共用發展成果。堅持 “以人民為中心”,表明黨與人民群眾的關係是“同心圓”,黨與群眾關係是“命運共同體論”,在繼承“師生論”、“工具論”的基礎上,黨群關係理論進入了新境界、新高度。

  ■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當今世界,每一個成功的國家治理都需要強大的國家能力,只有那些具有強大領導能力的國家才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才能夠有效應對許多不可預測的危局和挑戰,才能夠凝聚全社會的智慧與力量,才能夠在國與國的博弈中搶得先機、爭得主動。只不過,有些國家的領導力量是顯性的,有些國家則是隱性和潛在的。我國憲法規定,中國共産黨是國家領導力量,也是國家治理的核心主體。這個領導力量在任何時候不能削弱,只能加強。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強調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性。他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改革的核心是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各級黨委要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為發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最根本的還是堅持黨的領導。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的重要思想,是從觀察我國歷史上王朝興替的“週期率”、我們黨的歷史經驗教訓、世界各國老黨大黨興衰的規律中總結出來,是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那我們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管黨治黨,是貫穿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抓黨的建設的一條主線,目的是使我們黨在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純潔性建設上真正“硬”起來,即硬在精神、硬在能力、硬在作風、硬在純潔。

  ■堅持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構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歷史經驗表明,一個政黨興衰存亡,不取決於當時的社會文化水準,而是取決於黨內政治文化建設。長期以來,在幾代中國共産黨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共産黨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黨內政治文化,比如: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為指導,從傳統政治智慧中汲取營養,在血與火的革命實踐中培育出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在黨性修養中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由此形成了共産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強烈的使命擔當、鐵一般的紀律、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與時俱進的品格,等等。中國共産黨是一個具有鮮明特徵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道路上從來沒有懈怠,因為唯有不斷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才能真正構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促進管黨治黨從治標轉向治本。

  總之,構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必須以人民為中心,形成新時代黨群關係同心圓,這是黨的建設的力量支撐;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是黨的建設的本質特徵;必須堅持管黨治黨永遠在路上,這是黨的建設的主要內容;必須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構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這是黨的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作者為中央黨校黨建部副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葛新燕]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