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符合基層特點和實際。基層政府是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最後一公里”,許多工作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政務公開工作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就是要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政府效能,推動解決群眾“辦事難、辦證多”等突出問題,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
遴選:工作有基礎 試點有意願
確定在東、中、西部的北京市、安徽省、陜西省等15個省(區、市)選取100個有工作基礎、有試點意願、有代表性的縣(市、區)作為試點單位,重點圍繞城鄉規劃、重大建設項目等25個方面開展試點工作。
那麼為何要選擇上述試點單位?試點內容的選擇又有什麼考慮呢?
公開辦對此解釋,《試點方案》圍繞涉及基層群眾關切的資訊,以及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本著“成熟的先試、不成熟的往後放”的原則,選擇了城鄉規劃、重大建設項目等25項試點內容。同時,為鼓勵基礎好的試點地區擴大試點內容,文件還強調“承擔試點任務的省(區、市)在做好試點工作的同時,可以結合實際適當增加試點內容”。
關於試點單位的選擇。《方案》確定的100個試點縣(市、區),都是各省從自願報名參加試點的縣(市、區)中推選的,積極性較高,且有較好的工作基礎。之所以選取100個試點單位,一是試點需要有一定的樣本量。全國現有2850多個縣(市、區),此次選取的試點單位數量佔縣級總數的3.5%,有利於綜合比較和篩選。二是試點單位選自東、中、西部的15個省份,每個省份有5-8個試點單位不等,無論在全國還是試點省份內都有一定代表性。三是參照2011年中央紀委監察部開展依託電子政務平臺開展縣級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試點的做法,從全國選取100個縣(市、區)開展試點,再逐步推開。
具體情況是,北京、內蒙古、陜西、雲南和江蘇選取試點,他們負責的試點內容包括是,城鄉規劃、重大建設項目、財政預決算、稅收管理、環境保護、食品藥品監管、安全生産、公共文化服務、公共法律服務等方面。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