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放管服”改革回頭看:權責有單可查 政府照單履職

2017年05月18日 14:14:5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全國31個省份已全部公佈省級部門權力清單,29個省份公佈了責任清單;已有57個國務院部門公佈了權力清單;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已從2013年的193項減至目前的122項……

  2013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其中“清單管理”模式不斷完善。制定政府權責清單,劃定政府權力邊界;試點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明確企業“法無禁止即可為”;加快編制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各方面清單,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清單越合理、越清晰、越公開,簡政放權改革效果就越明顯。在近期國務院辦公廳組織開展的“放管服”改革專項督查中,“清單”始終是一項督查重點內容,督查組每到一處,都認真查閱各類清單目錄,深入了解落實情況。

  亮出“家底”,把權力裝進制度籠子

  “遼寧把編制權力清單作為簡政放權的重要步驟,主動亮出‘權力家底’,目前省級權力清單調整到1735項。”

  “湖北推行市縣通用權力清單,確定市級政府部門通用權力事項3737項,縣級通用權力事項4115項。”

  “陜西開發建成了標準統一、資源共用、業務協同的權責清單統一發佈平臺,在省市縣鎮四級的政府網站同步運作。”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下,目前全國31個省份已全部公佈省級部門權力清單,29個省份公佈了責任清單,17個省份公佈了市縣兩級政府的權責清單,一些省份還對制定鄉鎮政府權力清單和村務工作權力清單進行了積極探索,突出呈現從嚴、從細、從實的特點。

  權由法定。吉林將凡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權力事項一律取消;凡是需要法律授權的,一律按照法定程式調整,目前省級設定市縣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取消調整34項。

  權責一致。安徽跳出“針對部門講責任”的慣性思維,轉而針對每項行政權力,逐條編制責任事項和追責情形,讓隱形責任顯性化、寬泛責任具體化、粗放責任精細化,實現權責清單深度融合。

  規範標準。江蘇加快推動省市縣權力清單標準化工作,確保在省市縣三級,相同權力事項的名稱、類型、依據、編碼統一,同時明確層級分工,壓縮自由裁量權。

  精細設置。北京明確9類行政職權116項共性責任,同時著眼于治理“大城市病”,制定10多個專項責任清單。如“緩解交通擁堵專項責任”清單,就涉及10余個部門和屬地政府140余項責任。

  嚴防漏洞。河北著力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針對行政許可仲介服務與政府部門存在利益關聯等問題,全面清理有關事項,剷除“變相審批”“隱性審批”,堵住權力尋租的每個“漏洞”和“偏門”。

  記者在隨行督查中還了解到,在地方政府全面公佈權力清單的基礎上,2016年開展國務院部門權力和責任清單編制試點,目前已有57個部門公佈了權力清單。“接手審改工作以來,我們用‘笨’辦法、下‘硬’功夫,經過反覆甄別核實,剔除部門單向指定、撥款等內部管理事項以及重復計算和不真實事項,增補實際在批但沒有列入目錄的事項,最終確定了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總清單,牢牢鎖定了改革底數。”中央編辦(國務院審改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此基礎上,“摁住葫蘆摳籽”,保障了一項項改革紮實有效推進。

  壓縮“負面”,為“雙創”掃清制度障礙

  編制公佈清單,既是把權力裝進“制度籠子”,也是妥善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實現“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改革創新,持續推進投資審批、職業資格、涉企收費等領域改革,試點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為“雙創”掃清制度障礙,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優市場環境。

  時間就是效率,但一些項目審批事項多、程式繁、耗時長,怎麼辦?

  2013、2014、2016年,國家發改委3次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中央層面核準項目削減比例累計約90%。

  年輕創業者不缺激情、想法,缺的往往是市場準入的各類資格證書,怎麼辦?

  2014年以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面清理職業資格,制定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明確要求清單之外一律不得許可和認定職業資格,清單之內除準入類職業資格外一律不得與就業創業掛鉤。

  一些企業反映,各種名目的收費令其無所適從、不堪重負,怎麼辦?

  涉企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等一律清理,明確制定清單。“我們下大力氣清理規範各類涉企保證金,2016年僅建築業一個行業減少的企業保證金就達到1700億元。”住建部建築市場監管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各地上報的建築業保證金種類多達200余項,如果充分使用銀行保函來替代現金,下一步仍有更大清理空間,至少盤活萬億規模資金。”

  一方面,政府應堅持“法無授權即禁止”,一方面,市場在追求“法無禁止即自由”,“負面清單”恰是這些原則的直觀、綜合反映。2013年以來,商務部先後在上海、廣東、天津、福建4個自貿試驗區試點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廣受好評。

  為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目前“負面清單”也在國內市場試點推行。記者在督查中了解到,內蒙古包頭市已率先探索建立了15大類100項投資領域負面清單,清單之外的投資項目一律實行備案制。企業辦理開發項目立項,只需填一張表,當場即可拿到立項備案手續,辦事效率明顯提高。

  “非禁即入、非限即許”是民間資本參與重慶市項目建設的基本原則,當地不僅不設任何排斥民間資本投資的條件,還在不斷壓縮“負面清單”,支援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産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農業農村等領域。據統計,2016年,重慶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1%,民間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比重達到51%,成為穩增長的重要力量。

  杜絕擅權,抓關鍵強化制度落實

  有清單,並不等於有實效,關鍵在於“照單履職”。督查過程中,清單落實情況始終是督查組關注的重點,推動各地區將制度建設、監督檢查、嚴肅問責等結合起來,防止清單被“寫寫挂挂”。

  如何防止清單之外擅權擴權?廣東率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出臺《廣東省行政許可監督管理條例》,結合廣東實際,對五種情形進一步明確作出“不得設定行政許可”的規定。《條例》自2015年1月1日實施以來,廣東對有關文件草案擬新設的100多項具有行政許可性質的事項進行嚴格把關,均不予新設,有效防止行政權力“一邊減,一邊增”。

  如何確保清單之內規範運作?山西除省市縣三級編制權責清單和部門運作流程圖,還專門編制了廉政風險防控圖。針對權力運作中容易滋生腐敗的重點部位、關鍵環節,深入搜尋每項職權運作的風險點,並對風險點分類定級,強化對職權運作的動態監控。

  如何保證清單與市場形勢變化保持同步?“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已從2013年的193項減至目前的122項,未來還將進一步縮減。”前不久商務部透露,在最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徵求意見稿中,2015年版的93條限制性措施被減至62條,旨在營造更寬鬆、更健全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打開中國開放的大門。

  “之前,有的部門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職權,審批流程也不盡規範,自由裁量也比較隨意。百姓也感覺政府部門管得多、辦事難,真有事情還不知道找哪個部門去辦。”督查期間很多地方表示,清單制度的建立健全,明確了權責事項,規範了政務服務,壓縮了腐敗空間,釋放了社會活力,廣大群眾越來越滿意。

特別推薦: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