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扶貧志願者楊寶龍:用愛心編織山區貧困學生的求知夢

2017年05月04日 15:42:46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2017年4月下旬,崆峒區解放路小學五年級二班教室裏,教師楊寶龍正在為學生上課。作為區級教學骨幹,楊寶龍主要負責該校五年級三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枯燥的語法知識,他卻講得通俗易懂,偶爾提問也總有學生搶著舉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走下三尺講臺,楊寶龍還有另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平涼藍天助學志願者協會志願者。週末假期,他常常和其他志願者一起,奔波于鄉村阡陌,尋訪需要救助的貧困學生,用愛心編織著山裏娃的求知夢。

  2010年,在多方爭取下,藍天助學組織為花所鄉段溝小學成功捐建了橘子樹愛心圖書室,解決了學校圖書資源匱乏、體育器材奇缺的問題。在一次次溝通交流中,身為校長的楊寶龍被這些志願者熱心公益、不計名利、默默付出的精神打動。他義無反顧加入了藍天助學組織,成為一名一線義工。

  在鄉間執教20年,楊寶龍深知農村孩子不易。那些家庭出身貧寒、缺少呵護卻依然奮發學習,不屈不撓向命運抗爭的學生讓他印象深刻。有了社會的關愛和人間的溫暖,這些孩子的人生也許就會從此改變,楊寶龍早就想為他們做些什麼。

  2014年1月,楊寶龍和幾名志願者去花所鄉光明村走訪。當幾個人在村民指引下找到田新強、田新剛兄弟倆的家時,眼前的情景和鄰居們的述説讓他們震驚了。殘垣斷壁的院落,破敗不堪的老屋,癌症晚期不能下床的奶奶,蓬頭垢面、精神恍惚、白天不見人、晚上鑽炕洞睡覺的神經病媽媽,還有高墻內服刑的爸爸……“可憐的孩子,正值花季卻要過早經歷人世間的磨難。如果能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使他們在惡劣的環境中仍然心存善念和美好,頑強地生活、微笑著面對,也就達到了公益的最終目的。”楊寶龍想。懷著沉痛的心情,他連夜製作上傳了走訪資料,並將走訪手記發佈到了藍天助學網站和個人QQ空間,日誌先後被瀏覽近2000次,他的同事、學生、熟人紛紛關注,一位昔日同窗還為兄弟倆捐來500元。最終,兄弟倆得到了愛心人士的及時認捐資助。

  2016年2月,楊寶龍跟隨愛心團隊到慶陽環縣開展救助尋訪活動。早晨七點出門前往塔爾咀小學了解情況,走訪完最後一名貧困學生返回縣城時已是淩晨12點。一天來自己和隊友開車行進在積雪尚未消融、農用三輪車勉強通行的崎嶇山路上,楊寶龍越想越後怕。可當他想到那些掙紮在失學輟學邊緣的孩子,想到他們受資助後有新衣服、新書包,凍傷的小手可以戴上新手套,想到可以為那些原本入不敷出的家庭減輕一點經濟負擔,他就覺的釋然,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值了。

  “3月19日我們又走訪了8名貧困學生,其中平涼工業園區四十里鋪鎮軍張村有兩個孩子讓我印象很深。9歲女孩張文秀的母親精神殘疾,喪失勞動能力,家裏開銷靠父親種地維持,8歲的男孩王承這些年一直和四十多歲至今未婚的三叔生活在一起。現在有了愛心人士資助,我總算是放心了。”楊寶龍告訴記者。如今,除了備課、批閱作業,瀏覽助學網站、上傳救助資料、關注受助情況成了楊寶龍工作“新常態”。

  六年來,楊寶龍和藍天志願者們一起多次策劃、組織、參與助學走訪活動,足跡遍佈平涼、定西、天水、慶陽等省內多地農村,經他實地走訪、發佈資訊並得到成功資助的中小學生達到100多人,他用善行與堅守詮釋著人間真情,以道義與擔當續寫著綿延愛心。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責任編輯:李帥]